首页 理论教育 平果市革命老区的反围剿斗争

平果市革命老区的反围剿斗争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红二十一师独立团团长、中共果德县委书记黄书祥,果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营长黄永祺的领导下,果德根据地的军民对敌人的“围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桂军撤离后,果德县县长王炳东又纠集反动武装及民团再次“围剿”四弄,强迫民众交枪,进行敲诈勒索。在历时两年的反“围剿”斗争中,果德和榜黎乐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许多共产党员和赤卫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的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被烧毁的民房更是不计其数。

平果市革命老区的反围剿斗争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后,右江革命根据地武装力量薄弱。桂系军队趁机向右江革命根据地进犯,果德、思林、恩隆、奉议、百色等县城先后被占领。桂系军队占领百色后,准备大规模“围剿”右江革命根据地。桂系军阀委派黄镇国为果德、武鸣、那马、隆安、思林五属“剿匪”司令,重点对都阳、同仁、四弄、龙旧、长沙等进行“围剿”。在红二十一师独立团团长、中共果德县委书记黄书祥,果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营长黄永祺的领导下,果德根据地的军民对敌人的“围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一)都阳反“围剿”

都阳位于果德县城东部10多千米处,是南宁通向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咽喉要道。为了打通通向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通道,1930年11月2日,桂系当局武鸣、那马、果德、思林、隆安五属民团司令陆福祥调动兵力,围攻都阳村。都阳赤卫军在营长黄永祺、副营长黄永衡的指挥下,依据村子的房屋、石墙对敌反击。果德县赤卫军常备营代理营长李孟闻讯,带领那色乡的赤卫军前来驰援。交战一天后,因敌众我寡,赤卫军夜间突围进入山区。敌人进村后,烧杀抢掠,又纵火烧毁民房100多间。自此,龙马区苏维埃政府从都阳迁往龙玲、龙味,派100多人武装站岗放哨,保卫群众耕种。

1931年9月4日,黄镇国命令桂军一三五团和民团第二次围攻都阳。在敌人进攻前,群众已撤离村子,敌人扑了个空。

(二)惨烈的长沙、内楞屯血战

1931年2月5日,果化巴营长沙、内楞两屯被敌包围,赤卫军和群众与敌开展激战,因敌众我寡,这一天两屯有18人为革命壮烈牺牲,在平果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三)四弄战斗

土地革命时期,四弄是果德县主要革命据点之一。1930年2月,隆安战斗结束,桂军占据右江沿岸城镇后,四弄的那色乡那念屯、塘莲乡的塘莲、泉尧乡的内着、洪德乡的加六先后成为果德县苏维埃政府驻地。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时,四弄赤卫军连长麻有华带领赤卫军一个连七八十人枪到河池参加整编北上。

1931年9月初,桂军派遣反动武装“进剿”四弄。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在桂军进犯前,赤卫队已上山隐蔽,桂军扑了个空,便把指挥部设在泉尧乡布尧屯。过了两天,桂军强迫四弄各乡父老到布尧屯开会,勒令村民缴械投诚,交出黄书祥、苏锦盛、黄永祺等革命领导人。村民拒不配合,最后桂军将李玉良、周振况、周振惩等人抓到县府关押。桂军撤离后,果德县县长王炳东又纠集反动武装及民团再次“围剿”四弄,强迫民众交枪,进行敲诈勒索。

经过桂军和反动军队的多次“围剿”,四弄的革命力量受到了严重破坏,革命群众也遭到严重摧残,所幸在四弄活动的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苏锦盛等领导人在群众的掩护下幸免于难。

桂军和县反动当局不死心,通过收买叛徒和悬赏等手段,继续追捕苏锦盛等人。1932年4月8日夜,苏廷辉、麻有相、苏廷恩等人诱杀了苏锦盛长子、赤卫军连长苏廷馨。苏锦珠、廖天衣、马贵有等人冲进苏锦盛兄长苏锦魏家。苏锦魏之子、赤卫队中队长苏廷香赤手空拳与敌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苏廷香牺牲,苏廷香的儿子也被杀害。当晚,苏锦盛、苏锦祥(塘莲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兄弟俩在龙聋遭马玉超、马文修、苏锦满、苏廷标等人袭击,壮烈牺牲。四弄革命根据地至此彻底丧失。(www.xing528.com)

(四)敢沫岩战斗

敢沫岩位于今黎明乡东南面,距黎明街约2千米。岩洞里有能容纳上万人的宽阔地带,地下河穿洞而过,有南北两个主要洞口。1930年12月,桂军吴奇伟师进犯恩隆七里山区,江洲革命根据地失守,黄显金率领右江赤卫军独立营一部及部分群众来到敢沫岩隐蔽,黄大权、王菊秋(韦拔群之妻)在龙丹脱离敌手后带领一些战士回东兰,在此洞与黄显金会合。

赤卫军进洞后,当地土豪劣绅黄建鹏、陆有荣、韦永彦等人立即纠集反动武装于1931年1月2日围攻敢沫岩。敌人凭着兵力优势多次进攻,但都被打退了。在被围困的第三个晚上,水性好的黄显金、黄有连、黄明三通过地下河突围成功,去东兰向韦拔群汇报请援。韦拔群派红二十一师六十一团团长韦命周带领一支部队来解围,不料途中遭到反动武装阻击,解围部队被迫退回东兰。

在敢沫岩,敌人向被困在洞内的红军和赤卫军轮番进攻。红军利用有利地形机敏抗击,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每一次进攻。经过20多天的战斗,洞里的子弹所剩无几,粮食也将断绝。最后,根据赤卫队队员黄有信(当地人)提供的情况,大家终于找到岩洞的第三个洞口。通过这个洞口,被围困在敢沫岩36天的军民48人得以安全转移。

(五)那任反“围剿”战斗

土地革命时期,那任屯隶属思林县榜圩区那任乡。1930年6月上旬,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阮殿煊命令黄正祥、余永和率领赤卫军200多人,配合那任乡潘海琛和万巩乡黄金林领导的赤卫队,在那海乡截击黎圩区同老街(今同老乡)土豪黄贵朝部。激战两天后,因韦祖福等土豪武装增援黄贵朝,赤卫军截击受挫,反被敌人包围,情况非常危急。第三天上午,那任乡赤卫队副队长韦成贵和李凤珠、李任光率领赤卫队赶到,从敌背进攻,使敌两面受击,被迫撤退。此役后,黄贵朝扬言要扫平那任屯。

1932年5月29日,黄贵朝带领100多名警兵进驻六作屯。岑世富发现敌情并立即呼喊,随后他摆脱了敌人的围捕,先到巴罗屯请罗锦祥组织赤卫队前去解围,然后又赶到耶圩六月屯找到卢司发和梁天宝报告敌情,让他们组织力量援救解围。

正当岑世富到巴罗屯、六月村去搬兵的时候,韦成贵等组织武装抵抗,掩护群众突围。邻近的巴合屯中,潘卜也、黄雄、罗瑞廷3人闻讯后亦来增援,但因寡不敌众,被敌打散。敌人不断地缩小包围圈,赤卫队的防线被彻底突破,陈绍光、陈绍明等13名赤卫队队员和1名群众被敌人枪杀,屯里耕牛、粮食和财物被掠光,14座民房被烧毁。

在历时两年的反“围剿”斗争中,果德和榜黎乐根据地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许多共产党员和赤卫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的革命群众惨遭杀害,被烧毁的民房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是斩不尽、杀不绝的。此后,果德和榜黎乐地区各族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着烈士的血迹,前仆后继,不折不挠,坚持进行革命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