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寓建筑设计:辅助空间及其他设计解析

公寓建筑设计:辅助空间及其他设计解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41入口空间图3-42入口设计示意图走廊走廊是老年公寓内部主要的交通空间,也是使用率最高的空间,满足了老年人的交往需求。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在行动时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楼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性。老年人由于视力退化,上下楼梯时需要握住栏杆扶手,因此楼梯两侧均需设计连续的扶手,分别离地面0.9 m和0.65 m。图3-45楼梯设计要点楼梯梯段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 m。

公寓建筑设计:辅助空间及其他设计解析

1.入口与走廊

(1)入口

入口(见图3-41)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场所,这里人流密集,公寓内外的老年人、外部人员、内部管理人员等会在这里集散。入口面积应适当增大,形成一个重要的休息空间(见图3-42);入口应分隔成几个空间,并有一定的开放性,满足老年人的交往需求;入口处应有一面或者两面靠墙,形成稳定的私密空间,使老年人有安全感;入口处的墙应注意与外界景观的渗透,建议采用玻璃窗、半透明材料等。

图3-41 入口空间

图3-42 入口设计示意图

(2)走廊

走廊是老年公寓内部主要的交通空间,也是使用率最高的空间,满足了老年人的交往需求。走廊起到连接各个功能空间的作用,要保证其便捷性、安全性、引导性和适宜的尺度等。走廊在满足净宽1.8 m、保证通行的前提下,可以间隔一段距离,通过外凸形成半围合空间,供老年人在此驻足聊天及观赏室外风景,如图3-43所示。为满足不同行为能力老年人的使用需求,走廊两侧应设置连续式双层扶手(见图3-44)。双层扶手的安装高度应分别为0.65 m和0.9 m,扶手应使用木材等触感温暖的材料。

图3-43 走廊交往空间

图3-44 双层扶手

2.楼梯电梯

(1)楼梯

楼梯是最基本的垂直交通空间,老年公寓中的楼梯要进行适老化的设计。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在行动时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楼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性。为保证老年人的安全,不应采用弧形或旋转式楼梯。老年人由于视力退化,上下楼梯时需要握住栏杆扶手,因此楼梯两侧均需设计连续的扶手,分别离地面0.9 m和0.65 m。楼梯的设计要点如图3-45所示。

图3-45 楼梯设计要点(www.xing528.com)

楼梯梯段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 m。休息平台应当考虑老年人驻足休息的情况,其净宽度应大于1.6 m。梯段的踏步高不应大于0.15 m,踏步宽不应小于0.3 m。为了避免老年人行走时被防滑条绊倒,踏步上表面的防滑条凸出高度不应大于3 mm,踏步前端的防滑条突出长度不应大于10 mm,踏面和踢面材质的颜色要有区分,形成反差,降低视力不佳的老年人发生危险的概率。

楼梯间需要合理地布置人工照明,在梯段顶部设置照明的同时,也应在休息平台和踏步上设置低位照明,如设置不高于地面400 mm的脚灯,方便老年人在光线较暗时行走。

(2)电梯

电梯的设计需要考虑担架和轮椅的进入,电梯的基本进深尺寸应大于1.5 m,宽度要满足轮椅1.5 m的运动空间需求,电梯的设计要点如图3-46所示。

轿厢门开启宽度大于0.8 m可方便老年人轮椅顺利通行,轿厢内壁四周设置双层扶手,上层扶手距地面0.9 m,下层扶手距地面0.65 m。电梯轿厢内宜设置扶手、安全镜、低位操作板和防撞板等(见图3-47)。

候梯厅(见图3-48)是老年人等候电梯的空间,人流量大,聚集的候梯人多,为方便体力较弱的老年人,可在厅内设置座椅等服务设施,同时要保证这些设施不占用通道,保持人流畅通,周围门的开启方向也要避免影响人流通行。候梯厅的地面要注意防滑,当候梯厅内有多部电梯时,候梯厅的进深应大于其中最大轿厢的进深,且深度不小于1.8 m。

图3-46 电梯设计要点

图3-47 障碍电梯轿厢

3.标识与色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不断退化,会出现对事物的精细辨识能力减弱,对外界信息的摄入产生障碍等情况。通过标识与色彩设计,利用醒目、明晰的图形标志(见图3-49)增强视觉冲击力,可以提高老年人对空间的识别能力。对于视力衰退的老年人而言,标识应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标识应选择波长较长的色彩,如红色、橙色等;标识的位置应综合考虑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合理安排。

图3-48 候梯厅

图3-49 醒目的标识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