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祁连山地质地貌及山前绿洲荒漠区研究成果

祁连山地质地貌及山前绿洲荒漠区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祁连山属加里东褶皱地带,它是由一组饱经褶曲和断裂作用又大幅度上升的高大山系所组成,地形起伏悬殊十分复杂。祁连山地貌根据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包括强烈褶皱断块隆升的高山、断块隆升的中高山。北坡由于强烈上升切割及侵蚀作用,常呈峡谷地貌,如北大河镜铁山附近,山顶与谷底之比降可达1200 m,平均坡度45°。北山山地北山山地位于河西走廊的北部,系长期剥蚀的中山、低山和残丘,呈东西走向,断续分布。

祁连山地质地貌及山前绿洲荒漠区研究成果

祁连山属加里东褶皱地带,它是由一组饱经褶曲和断裂作用又大幅度上升的高大山系所组成,地形起伏悬殊十分复杂。地形可分为西、中、东三段,北大河谷以西至当金山口为西段,民乐扁都口至北大河谷之间为中段,扁都口以东属东段,中、西段主要为积雪冰川分布区,海拔4000 m以上的许多地段终年积雪,发育着现代冰川。祁连山地貌根据成因和形态特征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包括强烈褶皱断块隆升的高山、断块隆升的中高山。高山主要分布在西南平顶山、莺落峡等地带。山体阳坡较缓,植被稀少,阴坡陡峭,植被发育。中高山主要分布在龙首山等地带,海拔2700~3000 m,相对高差800~1000 m,沟谷发育呈树枝状分布。(1)走廊南山

走廊南山是祁连山中段最北支脉,位于河西走廊以南,西北起于昌马盆地东边,东止民乐扁都口到俄博河源一带,山势自西向东递降。西段海拔高度约4500 m;中部较高,在洪水坝河上游山峰与酒泉盆地之比降可达3500 m以上,主峰素珠链海拔5647 m,故南望祁连山显得格外巍峨。至东部又逐渐降低到3500 m,雪峰分布在4500 m以上。北坡由于强烈上升切割及侵蚀作用,常呈峡谷地貌,如北大河镜铁山附近,山顶与谷底之比降可达1200 m,平均坡度45°。黑河上源与八宝河在祁连县城西北的黄藏寺汇合,使黑河水量大增,且穿走廊南山流入河西走廊。海拔4000 m以下是以高山柳、金露梅、紫花针茅为主的灌丛和以苔草、蒿草为主的高山草原,还有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为主的森林。

(2)冷龙岭

冷龙岭是祁连山南山的东延部分,西起扁都口,东到乌鞘岭,东西长约300 km,南北宽20~40 km,海拔4000~4800 m。在老虎山一带山岭较为平缓,雪线在4200 m左右。大黄山和毛毛山为冷龙岭的分支,大黄山海拔3800 m,山麓有低山丘陵连接南、北两山,构成武威盆地和张掖盆地的分界线。毛毛山位于庄浪河的上游,最高峰可达4500 m,乌鞘岭隘口海拔3010 m。(www.xing528.com)

(3)北山山地

北山山地位于河西走廊的北部,系长期剥蚀的中山、低山和残丘,呈东西走向,断续分布。龙首山在北山的东端,系剥蚀的低山和中山,其主峰东大山海拔达3617 m,高度和景观同祁连山的亚高山地带,山体南坡陡峭,北坡较缓,从地质构造上看,应属于阿拉善台块边缘褶皱带,以逆断层和走廊高平原相接触,成为褶皱断块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