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强化

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强化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与保障作用。为使政府政策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应该进一步做到政策程序的合理性、政策面向的公平性、政策内容的科学性。

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与政策导向的强化

高等教育已成为人类创造的最庞大的社会事业,其现代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资源。可以说,资源保障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到2030年整体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约束性条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保障并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凡是在教育上欠账的国家,都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必须将资源保障提到战略高度。

(一)继续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保持并发展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保障经费投入。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有着明确规定,即“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样的公与非公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经费体制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第二,增强高等教育经费的多渠道筹措机制,提高非政府投入经费的总量和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多渠道来源主要包括学生学费、银行贷款、校企合作收入、捐赠、基金收益等。其中高校收费改革遭遇到了学费水平的“瓶颈”,高校收费制度有待创新。要打破统一学费水平的制度安排,通过价格细分,实行差异性收费。在学费标准的制定中应综合考虑学校水平、学科专业性质、学校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水平、学生家庭收入水平等变量,实现学生的学费水平与学生家庭支付能力、学生培养成本以及毕业后的预期收入成正比。尊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扩大高校收费自主权。

第三,提高高校自身经费筹措能力,丰富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投入体系。要积极扩大对高等教育的非“政府”投入。例如,在核算生均成本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收入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学费标准;在成功化解目前高校债务危机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通过立法或其他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高校长期低息贷款制度以及公开发行债券制度;高校应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转让,进一步吸引社会企业增加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发展并完善创业大学理念,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经验,在增加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多种资金投入的同时,增强大学自身经费筹措能力。将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作为国家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改革目标,以市场为核心的筹款管理、投资管理、产业经营等营销方略将成为我国大学自力更生,从“创收”走向“盈利”的重要选择。

(二)切实发挥拨款的政策导向作用(www.xing528.com)

政府政策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作用明显,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是由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所决定的。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依然应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与保障作用。

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非竞争性经费拨款方面突出公平性,在竞争性拨款方面保持灵活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非竞争性经费拨款的公平性,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逐步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生均拨款制度是必需的选择,即政府部门对于高等教育的非竞争性经费拨款应在参照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在校学生数量进行拨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等教育生均拨款制度的建立还有赖于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竞争性经费的拨款方面,政府部门除加大投入力度外,还应在拨款的过程中尽可能淡化身份制度和行政级别,努力打造一个公平而高效的科研竞争环境,建立起完善的绩效拨款制度。

为使政府政策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应该进一步做到政策程序的合理性、政策面向的公平性、政策内容的科学性。为规避政策风险,预防政策失误,政策制定需要有合理依据并遵循科学程序。与经济格局一样,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内实际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政府应当秉持公平的原则,采取公正的立场,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发展需要,做出资源配置上的科学决策

(三)促进形成社会广泛支持的体系及机制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内部的许多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这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支持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社会捐资、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通过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高等教育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制定与完善鼓励社会机构支持参与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高校应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合作共赢,构建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类机构在内的有效高等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