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能设计及关键因素考虑

产能设计及关键因素考虑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工生产线产能是指所设计的发动机零部件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一般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衡量,也即年生产产能。一般来说,在国内主要的合资公司,发动机加工生产线的年产能设计一般是20万台以上。生产线的设计规划必须考虑人机工程,尽量降低劳动强度,并尽量减少直接工人配置,从工艺规划上提高人员效率。生产线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管理法规和规定,考虑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

产能设计及关键因素考虑

加工生产线产能是指所设计的发动机零部件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一般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衡量,也即年生产产能。加工生产线的年产能一般依据规划单位的业务发展规划来确定。本书主要讲解的是轿车用发动机,而轿车用发动机一般都能配置到多个车型上,所以规划发动机的业务时,一般都是按照车型产品的中长期规划来决定,至少需要考虑3~5年的需求,所以考虑的发动机年生产产能都比较大。一般来说,在国内主要的合资公司,发动机加工生产线的年产能设计一般是20万台以上。同时,由于发动机加工生产线投资比较大,规划产能虽然达到20万台及以上,但考虑到近期的实际需求量,一般都量力而行,分为几步实施。例如:将20万台的年产能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为10万;第二步通过追加部分设备,达到年产能20万台。

在进行生产线设计时,一般需要先确定生产线的设计理念: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设备生产运行的低费用及劳动强度适中的前提下,实现投资的最小化;从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及新技术采用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力争建成一条综合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铁气缸体生产线。下面从Q、C、D、M和S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Q(Quality,质量)。要求生产线防错功能完善,设备稳定性高,设备工序能力系数达到1.33以上,关键工序能力系数达到1.67以上。

2)C(Cost,成本)。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本地化设备来降低投资成本、设备维修维护成本和生产运行成本低,设备设计、生产线运行都需要以节能和减少人员为原则来实施。(www.xing528.com)

3)D(Delivery,交货期)。生产线设计的综合效率(OEE)必须达到85%。生产线必须考虑生产产能的柔性,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线人员配置。生产线布局要求紧凑,减少中间在制品。

4)M(Man,人)。生产线的设计规划必须考虑人机工程,尽量降低劳动强度,并尽量减少直接工人配置,从工艺规划上提高人员效率。

5)S(Safety,安全)。生产线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管理法规和规定,考虑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生产设备的操作简单方便,安全联锁功能完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