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南民居:舟曲丰富的移民文化及特色礼仪

甘南民居:舟曲丰富的移民文化及特色礼仪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时西固为少数民族杂居地,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服饰等都存在差异,故从内地迁来“样民”,“以示教化”[9]。据当地老木匠回忆上梁时有其独特的礼仪文化,如:在梁上向各个方向抛馒头,并有一首《抛梁歌》。在明初,政府曾迁徙江淮秦晋人口至西北,为了稳定人心消除边患,以军屯、民屯、商屯戍边、移民固边[11]。舟曲虽然地处青藏高原,由于各地移民众多,因此形成丰富的移民文化。

甘南民居:舟曲丰富的移民文化及特色礼仪

古时西固为少数民族杂居地,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服饰等都存在差异,故从内地迁来“样民”,“以示教化”[9]。据当地老木匠回忆上梁时有其独特的礼仪文化,如:在梁上向各个方向抛馒头,并有一首《抛梁歌》。

抛梁歌

头对馒头抛被单,先吉先利是自家;

一对馒头抛到东,代代子孙做国公;

一对馒头抛到南,代代子孙中状元;(www.xing528.com)

一对馒头抛到西,代代子孙穿朝衣;

一对馒头抛到北,荣华富贵万万代;

一对馒头抛到中,下代子孙福禄丰。

甘南其他藏族地区并没有上梁抛馒头和唱“抛梁歌”的习俗,这种习俗在江浙一带却非常流行,两地之间的《抛梁歌》歌词也基本相同。舟曲与浙江相距千里,两地传统建筑形式差异很大,似乎很难取得联系。笔者留意到,舟曲的楹联松棚灯会独具特色,据《舟曲县志》记载:“明西固千户(长)王忠实(扬州籍),持孝道,接父母于西固。时逢元宵,二老不悦,思故乡灯节。千户(长)愧,遂仿扬州灯节,自出银钱,派官兵百姓采松枝,于街巷搭木椽棚架,别出心裁挂出三面成对的灯对联,悬挂各式传统彩灯。”[10]这是对舟曲楹联松棚灯会源流的记载,虽对建筑只字未提,但让江南文化与舟曲取得了联系。在明初,政府曾迁徙江淮秦晋人口至西北,为了稳定人心消除边患,以军屯、民屯、商屯戍边、移民固边[11]。舟曲虽然地处青藏高原,由于各地移民众多,因此形成丰富的移民文化。因此在舟曲境内流传江浙一带流行的“抛梁歌”就不难理解。舟曲“抛梁歌”与江南“抛梁歌”部分歌词略有不同,但平仄押韵一致,与木匠之间的歌谣是以口口相传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