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入福流状态?挑战和能力的平衡是关键

如何进入福流状态?挑战和能力的平衡是关键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幸福是一种澎湃的福流,如果在学习中能进入福流状态,那么学习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最后,从条件状态看,要实现福流状态,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及时的反馈、相匹配的能力和挑战。个体清楚自己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得到的结果,意识到自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和结果,就很容易产生福流的感受。只有挑战比能力稍高一点时,两者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完美的匹配状态,这种状态能让个体投入其中并进入极致的福流状态。

如何进入福流状态?挑战和能力的平衡是关键

PERMA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一,认为幸福由五个方面构成——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其中投入就是专注地做某件事,乐享其中,沉浸其中的状态。这种投入其中、物我两忘的状态就是著名心理学家奇克森·米哈伊提出的“flow”状态,一般翻译成“心流”,我国积极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将其翻译成“福流”。

1.福流

如果学习让你产生浓厚兴趣,专注而沉浸其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知;你始终能量充沛,虽然做的过程中有困难、有挑战,但你不断探索,感觉一切在掌握之中;当活动完成后,你无比喜悦,体会到创造性的乐趣。这就是福流。幸福是一种澎湃的福流,如果在学习中能进入福流状态,那么学习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2.福流的特征

彭凯平教授多年来对“福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福流的三个特征。

首先,从感觉状态角度来看,福流就是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完全沉浸其中,忽视外界干扰;知行合一,行为与意识的完美结合,行为成为自动化的动作,达到“庖丁解牛”的“忘牛”状态;对行为结果充满自信,认为一切尽在掌控。

其次,从体验状态看,福流就是物我两忘,陶醉其中,不需要外在奖励而能充分体验到行为结果的快乐,完成后有酣畅淋漓的快感。

最后,从条件状态看,要实现福流状态,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及时的反馈、相匹配的能力和挑战。个体清楚自己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得到的结果,意识到自己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和结果,就很容易产生福流的感受。个体所做的事情能够对其产生及时、准确的反馈,就能够让其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及时且积极的反馈,能够激发个体的行为动机。个体所面临高挑战难度的任务时,很容易产生挫败的感受;而挑战难度太低时,又会产生单调厌倦的感觉。只有挑战比能力稍高一点时,两者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完美的匹配状态,这种状态能让个体投入其中并进入极致的福流状态。

对照以上福流的特征,青年大学生如果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投入各种喜欢的活动当中去,就会觉得时间就像停止了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青年大学生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身边发生什么,或者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以至于不相信一整天很快就过完了,这便是在投入其中,这种体验感有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幸福感,同时使其变得更好。(www.xing528.com)

青年大学生要尽量让自己体验到日子飞快度过的地方是其学习、生活的地方,因为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大部分的时间要花费在学习上。如果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学习,这种体验会让青年大学生感到时间过得非常快,更加有意义感,更加有幸福感。如果能专注、投入学习中,享受其中的畅快,学习的幸福感才能被体验到。

3.区分垃圾福流和高层次福流

当今青年大学生生活在网络之中,手机是其使用网络的主要工具。手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成为现代社会最容易捕获青年大学生注意力的东西。有的大学生自制力缺乏,玩起电子游戏或者刷起头条新闻、抖音这类App无法自拔,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久。但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赵昱鲲博士认为,这虽然也是一种福流,却是一种垃圾福流,是低质量的福流体验。

高层次福流具有以下特征:

(1)从事的活动能够持续提升能力。

(2)从事的这项活动能够让你愿意持续提升能力。

(3)这项活动必须有助于你的人生目标,而不是单纯以捕获注意力为唯一目的,要与人生目标重合。

青年大学生身处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各种娱乐软件层出不穷,很容易吸引大学生在网络消耗大量时间,碌碌无为做些消磨时间而不能使自己有所提升自己的事。因此,青年大学生要警惕垃圾福流对我们的侵蚀,合理规划时间,节制欲望,控制上网时间,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去,提升自己,产生高层次福流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