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思想变迁-从列国到帝国

儒家思想变迁-从列国到帝国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儒家占有特殊且暧昧的地位。原本属于封建贵族的王官学,脱胎换骨变成了儒家的内容。后世将孔孟并称,然而孔子和孟子不是同时代的人,两人之间差了将近两百年。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距离孔子去世已经超过百年。孟子活跃的时代,儒家早已分为好几派,孟子师承前面列举的“子思氏”一派。曾子、子思这派,格外强调人的内在,尤其是修养上的诚心真意。顺着这条思想脉络,到了孟子,就更在意区分礼和法。

儒家思想变迁-从列国到帝国

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中,儒家占有特殊且暧昧的地位。从一个角度看,儒家是西周王官学的继承者,其基础信念、尊崇的典籍,乃至于奉行的规约,都来自王官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孔子却将这套王官学教育内容从原来的贵族身份系统中抽离出来,改造成有教无类的普遍教育,去除了其中的贵族性质。再换第三个角度看,东周剧变环境下,旧有的王官学随着封建崩坏快速丧失了原本的权威地位,因而主张保存旧价值、旧秩序的儒家,也就必须和其他许多新兴的学说激烈角力,争取国君和人民信从。

凭借着个人能力与魅力,凭借着庞大的弟子团体,自公元前5世纪以降,孔子掌握了封建贵族王官学的解释权。原本属于封建贵族的王官学,脱胎换骨变成了儒家的内容。脱胎换骨的过程中,有些部分被忽略了,有些部分被强调了。礼就是被特别拿出来强调的部分,尤其是对礼之所以为礼(内在精神)的探讨,是孔子格外在意的。

正因为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所以在孔子死后,弟子们对于礼的解释特别容易产生分歧,进而由思想上的分歧发展为不同的门派。《韩非子·显学》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乐之儒。”

后世将孔孟并称,然而孔子和孟子不是同时代的人,两人之间差了将近两百年。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距离孔子去世已经超过百年。孟子活跃的时代,儒家早已分为好几派,孟子师承前面列举的“子思氏”一派。子思是孔子之孙,受业于曾子,所以是沿着“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系谱传承的。

曾子、子思这派,格外强调人的内在,尤其是修养上的诚心真意。顺着这条思想脉络,到了孟子,就更在意区分礼和法。礼和法不是两套行为规范,礼和法不能放在同一个层次上来讨论,礼是根本,法是衍生的、第二序的,只能看作实现礼的一种手段,甚至是一种不得已,能少用就尽量少用的手段。

孟子主张每个人都有相近的天赋,那就是“性”。这一天赋让每个人都不教而能,天生就有共通的喜好,喜欢吃的美味一样、喜欢的舒服享受一样、喜欢的人际秩序也一样。看到好的东西,每个人都觉得好;看到危险的现象,每个人都觉得危险;看到对的行为,每个人都觉得对。这种直觉判断能力,既是我们“性”(自然天赋)内的“善”,也是人能够集合起来建立一个“善”的社会的基础。(www.xing528.com)

礼不是特别聪明、特别有道德的人发明的,礼不过就是人人共有的“善”的反映,或者说是人人共有的是非好坏判断累积起来的结果。丧礼、葬礼是怎么来的?依照孟子的解释,丧礼、葬礼不是圣人发明了交给大家来遵守、执行的,而是许多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前文曾经举过的关于葬礼起源的例子。

礼源自天性和本能,守礼让人强化、深化天性、本能上的这份善,因此,人要用对的方式活着。从孟子的观点看,做到这些一点都不难,不假外求,相信、听从自己的道德直觉,去除遮蔽、阻碍这份直觉的种种干扰,回归本性就是了。

因为性善,所以只要回归本性,就能做个对的人,过对的生活。有时我们迷失了,有时我们缺乏足够的资源回归本性,那么,孟子主张:我们可以借由观察、体会和我们具备同样本性的其他人的善行,也可以通过遵行依照为这份本性而制定的礼得到协助。礼的作用便是如此,重点不在礼本身,而在礼对我们内在真诚原意本心的启发。

法的作用就更有限了。法是针对少数无法回归本性,找不到内在可供依循善良判断的人,才制定的外在强迫、惩罚方式,为的是逼他们就范,让这些人不至于伤害别人,伤害自己。法当然是次级的,按道理说,绝大部分人只需要礼,可以不与法扯上关系。古代封建贵族的“刑不上大夫”,在孟子那里就被理解为:有地位、懂得自尊自重的人,依靠礼就能自发地表现善行,不需要法的强迫和约束。

以性善为前提,孟子整理了礼和法的关系,还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哲学,引诱、教导、督促国君保护人民,提供条件让人民发挥本心形成自主管理的社会秩序,那就是最好、最高明的统治作为。“不夺民时”“保民而王”,是孟子写给国君的基本政治守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