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被灭期间人民反抗斗争:《元史》揭示真相

南宋被灭期间人民反抗斗争:《元史》揭示真相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南人民怀亡国之痛,纷纷自发而起,进行抵抗斗争。同时滁州也爆发反抗。至元十四年间,乘元军大部分主力北撤防御西北叛王的有利时机,江南各地人民,与活动在闽广地区的文天祥、张世杰所领导的抗元斗争相呼应,“裂裳为旗,荷矛为兵”,所在为群,动辄万数。这一时期的人民抗元斗争,都是直接或间接与逃亡闽广的文天祥、张世杰等相联系的。至元十六年正月厓山覆亡之后,江南人民的反元起义进入了新的阶段。

南宋被灭期间人民反抗斗争:《元史》揭示真相

至元十三年正月,元军攻陷临安后,陈宜中等挟益、广二王南走闽广。江南人民怀亡国之痛,纷纷自发而起,进行抵抗斗争。二月,夏贵以淮西诸郡降元。镇巢军统制洪福,原是夏贵的家僮,因战功擢镇巢雄江左军统制。进戍镇巢军的元军是由南俄钦察草原上剽悍的阿速人所组成的部队,残忍凶暴,民不堪命。洪福诱使他们入城,具美酒,“饮之醉,酣睡如同猪豚。及夜,居民尽杀之,无能脱者”[695]。其军将阿塔赤、也烈拔都儿等皆被杀死,阿速部“残伤者众”。同时滁州也爆发反抗。伯颜遣昂吉儿率兵镇压,夏贵亦遣使前来招降。夏贵假称愿单骑入城,与洪福商议。洪福轻信夏贵之言,开城门接纳,昂吉儿军乘机破城,擒杀洪福及董统制、谭正将,“尽屠居民,无一免者。”

至元十四年间,乘元军大部分主力北撤防御西北叛王的有利时机,江南各地人民,与活动在闽广地区的文天祥张世杰所领导的抗元斗争相呼应,“裂裳为旗,荷矛为兵”,所在为群,动辄万数。

在安徽和湖北,五月,舒州张德兴杀大湖县丞张德颙,与六安野人原民刘源起兵反抗。蕲州傅高亦起而响应,攻据黄州、寿昌,传檄淮东四郡,大江南北诸城邑多乘势杀戍守的元军以应之。湖北道宣慰使郑鼎率兵进讨,战于樊口。义军决堤灌水,元军溃败,郑鼎舟覆溺死。义军进据阳逻堡,鄂州大振。行省官竟尽执鄂州城内南人大姓,将尽杀之,以防内应。在元军的围剿分化下,七月,寿昌、黄州复陷。九月,司空山寨被攻破,张德兴牺牲。傅高出走江西武宁。由于政府追捕,他无处存身,乃变姓名返乡,被捕磔死。

在湖南,土豪、祁阳令罗飞受张世杰檄围困永州常宁黄必达;新化张虎、周隆;潭州文才喻等群起响应。他们万数为群,阻山为寨,屠杀长吏。常德府总管鲁希文亦谋响应。罗飞围永州达七月,阻断了广西元军与北方的联系,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恐慌与混乱,纷纷要求退守静江,以图合势保存,并设法绕道北撤。十二月,潭州行省兵复祁阳,罗飞被杀。其他义军也先后被镇压。

在浙江,处州青田季文龙、章焱率淮军余部起义。淮军是张世杰的旧部,临安失陷以后,大部分散兵分布在浙、闽各地。起义军杀赵知府,自署两浙安抚使。环近七县俱起响应。处州总管府达鲁花赤赵贲以兵围城。义军突围走,旋复集众二万来攻,列阵于恶溪南岸。双方鏖战,自巳至亥。恰元军万户忽都台率兵来援,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义军失败,季文龙溺死。(www.xing528.com)

在福建,四月,汀州长汀人黄广德自号天下都大元帅,刻都帅印,立为“天从广德皇帝”,置铜将军、铁将军。五月,沙县谢五十自称挈天将军。张世杰也联络建宁、括苍的畲族农民军首领陈大举(陈吊眼)及畲族首领许夫人,进攻福州。驻福州的原淮军李雄部起而响应,杀同知宣抚司事潜说友。但由于叛臣王积翁的欺骗与镇压,他们的活动陷于失败。

在广西,“所在草寇窃发,充斥山谷”。苏仲集合了潭州溃卒万余,据守镇龙山,且耕且守,活动遍及横、象、宾、贵四州之境。元将史格令四州设堡严加围困,并驱兵入山,尽焚庐舍,毁其庄稼。义军溃败,苏仲叛降。

至元十五年四月,元廷“以江南土寇窃发,人心未安,命行中书省左丞夏贵等分道抚治军民,检核钱谷。察郡县被旱灾甚者、吏廉能者,举以闻;其贪残不胜任者,劾罢之。”图以此缓和矛盾。当时规模较大的起义军有浙江处州张三八、陈寿三;衢州陈千二;湖南张烈良、刘应龙,以及福建建宁政和县黄华、畲族首领许夫人等。但很快都在元军的镇压下,或败或降。

这一时期的人民抗元斗争,都是直接或间接与逃亡闽广的文天祥、张世杰等相联系的。即使是一些纯粹自发的起义,在客观上也是与他们的抵抗斗争遥相呼应。它们事实上都是南宋抗元斗争的一部分。至元十六年正月厓山覆亡之后,江南人民的反元起义进入了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