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联大教育思想:改造旧大学,融合民族科学方向

西北联大教育思想:改造旧大学,融合民族科学方向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他号召西北大学的教师扭转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片面认识,强调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西北联大教育思想:改造旧大学,融合民族科学方向

岳劼恒[1]在国立西北大学期间,有人把学校作为国民党派系相争之场合,他保持了与国民党反动派不附和、不同流合污的态度,致力于搞好教学工作。1948年间,物价飞涨,学校经费短缺,学生的“公费”维持不了生活,成为当时学校最难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受杨钟健校长委派,赴南京与国民政府教育部进行交涉,经过据理力争,终使教育部提高了学生的伙食标准,从而安定了学生情绪,稳定了学校秩序。1948年年底,在我人民解放军的追击下,国民党军队向西南溃逃,这时在西北大学校内展开了一场迁校和反迁校的斗争。胡宗南多次施压,命令学校迁往川南自流井一带,而进步势力坚决反对迁校,两派的斗争十分激烈。他和杨钟健校长采取了微妙的应付措施,抵制了迁校命令,保护了西北大学的财产,使其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岳劼恒与驻西北大学的军事代表密切合作,决心把西北大学建设成为人民的大学。他认为西北大学“为西北高等教育之最高学府,所负责任既重且大”。他指出:“人民政协纲领之文化教育政策,为本校今后一切设施之正确方向。……即要用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改造旧大学之谬误及不合理的设施,革除旧的弊病。”他与军代表合作,团结全校教职工,精简机构,合并院系(当时有陕西省立三个专科学校并入西北大学);调整课程,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共同必修课;整编人员,组织政治学习,进行思想教育等等。经过几个月的改造接收工作,使西北大学走上了新的轨道[3]

新的西北大学在前进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教授不足和教学仪器设备短缺。岳劼恒聘请著名教授和学者来西北大学任教或讲学。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的不足,除了力争教育部拨款、设法购置外,他还积极支持和主张办工厂,自己生产和维修仪器设备。在岳先生的支持下,由龙际云教授领导办起了物理系小型机械厂,聘请了三四位工人,加工制作实验仪器,使普通物理实验每个实验题目的仪器由一套增加到五套,满足了教学需要。西北大学自力更生制作物理实验仪器的事迹,1954年受到教育部的表彰。(www.xing528.com)

岳先生根据综合大学的任务,认为综合性大学既是一个教学机构,也应该是一个研究机构。为此,他号召西北大学的教师扭转对科学研究工作的片面认识,强调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与教务处的同志一起,对全校如何展开科学研究做出了周密的规划,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在繁忙的行政和社会事务工作中挤出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为国家培养研究生。在他的组织领导下,物理、化学两系的有关教师以及研究生,在络合物的光学研究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工作,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他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重视。195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徐光宪教授发表文章总结我国化学、化工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对岳劼恒先生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文章中写道:“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已经开辟了络合物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在络合物的光学研究方面共有20篇论文,大部分是用连续变化法来决定络合物的组成,其中以西北大学岳劼恒等所做的工作比较成一系统。他们选择了旋光度、光密度和折光度作为具有加合性的物理性质,研究了酒石酸和铜、镍等金属离子的络合物。”[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