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建筑教育进步:超越布扎的努力

现代建筑教育进步:超越布扎的努力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大庆指出,中国建筑教育是布扎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本土化到衰退的过程。欧美的布扎建筑教育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的二三十年间衰落,从布扎的形式主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而我国的布扎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才发生转变。但《空间原理》就是“在布扎主流之外推进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努力”。今天,空间原理作为现代建筑教育创新的意义已渐渐为人所知,以空间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也已经在一些高校得到应用。

现代建筑教育进步:超越布扎的努力

顾大庆指出,中国建筑教育是布扎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本土化到衰退的过程。欧美的布扎建筑教育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的二三十年间衰落,从布扎的形式主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而我国的布扎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才发生转变。但《空间原理》就是“在布扎主流之外推进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努力”。冯纪忠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建筑初步很能反映这个学校对建筑的基本看法。20世纪60年代,我感觉国内的建筑初步非常偏,完全是画图、表现。在有些学校,如果你拿出一个方案来,没有色彩,根本没人看。我们那时要表现的话,可以有色彩,可以用碳笔、铅笔,不太强调渲染。”渲染在建筑历史中用得多,也渲染得相当细致。1963年,在全国建筑学专业会议上,同济大学展出了空间原理的初步教学成果,各年级的计划、设计安排、学生图纸。当时是反对者众,赞同者寡,仅有天津大学的徐中等少数人支持。对于空间,“我们国内还没有真正接受”。但是,这套空间原理设计教程对其他一些院校有一定的影响。顾大庆记载,受刘光华邀请,冯纪忠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介绍过他的空间原理教程。当时空间原理的教学体系基本形成,当时的学生还是有所收获的。空间原理教案真正得到公开发表是在1978年第二期《同济大学学报》。2007年,当“冯纪忠和方塔园”展览在深圳举行的时候,一位远道而来的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说,受益于当年空间原理的教学,当遇到没有接触过的项目时,不会觉得心中没底,遇到机场航站楼也同样马上可以设计,那不外乎就是大空间和空间顺序的问题。

今天,空间原理作为现代建筑教育创新的意义已渐渐为人所知,以空间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也已经在一些高校得到应用。可惜在50年前,随着空间原理教学体系的中断,中国的建筑教育第二次与现代建筑擦肩而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