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暴雨导致洪涝灾害,致命人数四分之三与洪水有关

暴雨导致洪涝灾害,致命人数四分之三与洪水有关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期间不断出现大雨和暴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在自然灾害中死亡的人数,有四分之三与洪水有关。在各类自然灾害的损失中,水灾占45%,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12]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除造成农业损失外,对城市的影响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

暴雨导致洪涝灾害,致命人数四分之三与洪水有关

暴雨洪涝是指长时间降水过多或区域性持续的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暴雨以上强度降水(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0毫米)以及局地短时强降水引起江河洪水泛滥,冲毁堤坝、房屋、道路、桥梁,淹没农田、城镇等,引发地质灾害,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在江城武汉市,有一块铜牌被钉在临江大道的一座建筑物的墙上,离地面大约有3米高,上面记载了1931年洪水进城,淹到这个高度:28.28米。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牌子,它默默而又痛苦地告诉人们,在那场大水里,武汉三镇被淹了将近100天,市区街道上只能行船,水最深的地方有6米,78万人成了灾民,3.26万人死于洪水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饥饿和瘟疫

1931年气候反常,入夏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长时间的淫雨天气,从6月到8月,珠江、长江、淮河、海河以及辽河、松花江流域降雨日数多达50余天。期间不断出现大雨和暴雨。受灾区域达16个省的672个县(市)。其中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和河南8个省灾情最重,农田淹没面积达97.3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5217万,占当时八省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长江中下游两岸,西起湖北沙市、东抵上海的沿江城市均被水淹,淮河流域、京广铁路线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一片汪洋,直接死于水灾的人口达40万人,灾情十分惨重,是几百年以来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

浩荡江流既给亿万人民带来饮水之恩,灌溉之利,舟楫之便,却也喜怒无常地不时给黎民百姓造成洪水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在自然灾害中死亡的人数,有四分之三与洪水有关。在各类自然灾害的损失中,水灾占45%,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水灾之后的疫病和饥荒往往会夺去更多的生灵。195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就引发了20世纪最大的饥荒,饿死人口高达300万~400万。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饱尝水患之苦的国家,素有“治国先治水”之说。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我国共发生1092次较大的水灾,平均每2年就发生1次,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特大水灾自1900年以来就达13次之多。而从1950年到1986年的37年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超过1亿亩的年份多达19年,所有的大江大河都发生过大洪水

在古代,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喜欢到河湖边和井边盖房子,渐渐形成村落,后来又构建城镇。房子一般建在高出水面的地方,万一遇到洪水,就去更高的地方躲避。后来,学会了修土堤挡水,还有的地方修村围子,修城墙,不但能防水,防野兽,还能防敌人,一举三得。到了近代,建起水库,配合堤防,加上现代化的调度管理,洪水为害的情况已经减少了许多。但是,世界各地的水患消息,仍不时见诸报端和电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还难以摆脱水患的折磨。(www.xing528.com)

在中国,“约有50%的人口和70%的财产分布在洪水威胁区内,每年因此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并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1]。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口泛滥,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黄河已经安流多年,看似驯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就强调指出,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1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除造成农业损失外,对城市的影响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59.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251元。“与此同时,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空间一体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而作为呼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6年就将城市群认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且自‘十一五’以来一直将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不断扩建,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与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城市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影响表现出新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财产密集,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其受灾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大;城市更易发生与气象灾害有关的次生灾害,如火灾空气污染传染病流行等;城市的一些公共设施有可能成为新灾源。“一个城市要正常运转,它要依赖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生命线工程,如果在某个点上受灾就会产生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连锁性反应,打乱正常的运行秩序,最终导致灾害。以往农村水灾以直接损失为主,而现在城市暴雨洪涝的间接损失往往大于直接损失。”[13]

近年来,气象灾害多次击中了我国一些大城市气象服务、市政应变能力、交通疏导和防灾系统等方面的软肋。2011年夏天,我国从南到北的许多城市饱受洪涝灾害,北京、上海、重庆、武汉、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暴雨造成这些城市交通瘫痪,半瘫痪,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人们一次次反思,如何让城市从“水来土挡”走向“未雨绸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