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穆朗玛峰:地球上最早发现和最早定名的冰川

珠穆朗玛峰:地球上最早发现和最早定名的冰川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全名是“久穆拉缅扎西次仁玛”。现在通用的珠穆朗玛,是久穆拉缅的转音,藏语的正确读音应该是久穆拉缅。珠穆朗玛这个名称,就这样约定俗成,正式用这几个汉字固定了下来。从上面的地理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是我国最早发现和最早定名的。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政府正式向世界宣称,将所谓的“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从而恢复了珠穆朗玛这个名称的历史本来面目。

珠穆朗玛峰:地球上最早发现和最早定名的冰川

坐落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好像鹤立鸡群,气势磅礴地耸立在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的群峰之上。

米拉日巴在珠峰脚下山洞里修行的时候,就用神话故事中长寿女神五姐妹的名字,给珠峰附近的五座雪山命名,并把它们正式记载在《米拉日巴诗歌集》中。因为珠峰在五座雪山中长得最高,大姐的名字自然首先落到它头上,并一直沿用下来。

珠穆朗玛峰

珠峰的全名是“久穆拉缅扎西次仁玛”。现在通用的珠穆朗玛,是久穆拉缅的转音,藏语的正确读音应该是久穆拉缅。久穆拉缅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后妃神女。扎西次仁玛,藏语的意思是吉祥长寿神女。总起来,大姐全名的意思,是吉祥长寿后妃神女,也可简译为祥寿神女。久穆拉缅是大姐的尊称,扎西次仁玛是大姐的具体名字。人们习惯于用尊称部分来称呼大姐,久而久之,反倒把大姐的具体名字忘记了。

清朝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中国当时的理藩院主事胜住(满人)和二位西藏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本古巴,在珠峰附近测绘地图,发现以大姐名字命名的这座金字塔形的山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在1719年木板印制的《皇舆全览图》上,正式标出了珠峰的名称,当时标写为“朱母朗玛阿林”。这是珠峰名称第一次出现在正式的地图上。朱母朗玛无疑来自藏语久穆拉缅,阿林在满语中是山的意思。因此,珠穆朗玛阿林这个名称,实际上是藏语和满语的音译。

后来,在1771年绘制的《乾隆内府舆图》上,又将朱母朗玛阿林改写成“珠穆朗玛阿林”。同治年间绘制的《皇朝大清一统舆图》上,又把珠穆朗玛阿林标作“珠穆朗玛山”。珠穆朗玛这个名称,就这样约定俗成,正式用这几个汉字固定了下来。

从上面的地理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珠穆朗玛峰是我国最早发现和最早定名的。但是100多年后,到了1852年,英帝国主义主持下的印度测量局,在珠峰南坡测量地图时,别有用心地说他们发现了世界最高峰,并用当过印度测量局局长的英国人额菲尔士的名字,来代替珠峰的名字,造成了珠峰名称在世界地图上的混乱。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政府正式向世界宣称,将所谓的“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从而恢复了珠穆朗玛这个名称的历史本来面目。

人类摘下第三极王冠上的明珠,要比征服北极南极晚得多。1909年4月6日,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到达了北极极点。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到达了南极极点。直到42年之后的1953年5月29日,由英国组织的登山队,才从喜马拉雅山南坡,到达了世界第三极的极顶。当时登上顶峰的有2个人,一个是尼泊尔锡泊族人田津·洛克(尼泊尔名丹顿),另一个是新西兰养蜂人埃德蒙·希勒利。

当然,英国人从1921年起,就曾7次组织登山队,企图从珠峰北坡奇险无比的道路上登攀峰顶,但每一次都失败了。1922年,英国登山队在北坳遇到雪崩,有7人葬身雪海。1924年,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也在海拔8700米处不幸滚坠而失踪。1934年,英国陆军大尉威尔逊单身一人想征服珠峰,可惜他在海拔6400米处就不幸遇难。1953年改从南坡登顶的希勒利,到达峰顶后,观测了珠峰北坡的地形,他啧啧嘴说,从北坡登顶是绝对不可能的。(www.xing528.com)

珠峰北坡地形峻险,山脊峥嵘,冰崖嶙峋,雪崩频繁。其中有2道令人望之生畏的难关,一道是北坳天险,一道是第二台阶。但是,困难吓不倒年轻的中国登山队,1960年春天,他们从北坡向珠峰挑战了。

天险北坳的顶部,海拔7029米,是东绒布冰川和绒布冰川顶端交界处的一条冰雪刃脊。它像一座400米高的冰墙,屹立在珠峰和它的姐妹峰章子峰之间,是通向顶峰的必经之路。这里冰崩雪崩严重,经常有成百上千吨冰雪,突然崩泻而下,遇者无不丧生。要到达北坳顶部,还必须通过一条两壁高达30多米、坡度在80度以上的冰胡同

北坡天险被中国登山队打开了。

5月24日,惊心动魄的向顶峰的最后冲刺开始了。

这天早晨,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4人,从设在85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4人前进不久,在8570米处遇到了著名的难关第二台阶。这是一道陡峭壁立的悬崖绝壁,高20多米,几乎无法找到攀登的支撑点。他们只能利用岩缝和绝壁上的微小凸起,运用手指和脚尖的力量,像壁虎似的,一寸一寸向上挪动。接近台阶顶部最后3米时,岩壁变得更是笔直而光滑。身强力壮的刘连满一连攀登了4次,跌落了4次。看起来单人只身是无法上去了。刘连满决定搭人梯,他让屈银华踏着他的双肩向上攀登。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严重缺氧,身体不适,气温又在-30℃以下,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给全身带来严重的反应。刘连满气喘不止,呼吸困难,两腿剧烈打颤,眼睛金星直冒。但他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把屈银华托上去,又托贡布。这最后3米悬崖,竟使他们苦斗了3个小时。

4人战胜第二台阶爬到8700米高度时,天渐渐黑了,带的氧气也剩下不多了。刘连满因为帮助战友而过度疲劳,体力衰竭到极点,走一两步,就会不自然地摔倒。党小组临时决定他留下,其余3人继续前进。刘连满靠在一块避风的岩石旁,这时他很需要吸点氧气。可是他立即想起正在与顶峰拼搏的战友,决定自己宁愿丧失生命,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们凯旋归来时使用。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到达8830米高度时,所带氧气全部用完。他们默默地互相看了一眼,抛掉氧气筒,又前进了。头痛、眼花、气喘、无力,这一切高山病残酷地折磨着他们。爬上一块1米高的岩石,就需要半个小时。但一个坚强的信念激励着他们——一定要登顶!一定要为祖国争光!他们匍匐着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爬过一段浮雪的山坡之后,四周再没有可以攀登的山岩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3人,终于在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把世界最高峰踩在了脚底下,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世界纪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