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大修工时定额的制定与实践

汽车大修工时定额的制定与实践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大修工时定额分别按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并参考标准车型进行制定。群众性 在制定工时定额时,必须实行专群结合的原则。道路运政管理机构,除组织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外,还必须组织广大维修业户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反复讨论验证,使工时定额更接近实际。缺点是统计工作量大,原始资料收集困难,一般适宜于制定重要零部件的工时定额。一般维修企业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努力,逐渐接近或低于先进企业的工时定额。

汽车大修工时定额的制定与实践

1.定额的概念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进行某种维修作业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其单位为“小时”。汽车维修工时定额,是汽车维修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是企业进行维修作业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内部搞好生产自治,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2.工时定额的种类

汽车维修工时定额,按汽车维修类别和作业项目及汽车的不同类型分别制定,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1)汽车大修工时定额 它是指大修一辆汽车所需全部工时的限额。它是考核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汽车大修作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汽车大修工时应包括整车各总成的拆卸、修理、装配、调试及整车总装、调试、检测、验收等作业的工时。汽车大修工时定额分别按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并参考标准车型进行制定。通常以解放CA1091或东风EQ1090汽车为1,典型几种汽车的折合系数见表15-4。

15-4 典型几种汽车的折合系数

978-7-111-51677-4-Chapter15-8.jpg

(2)汽车总成大修工时定额 它是指汽车某一总成大修时所需全部工时的限额。总成大修工时定额,应包括总成解体、零部件修理更换、装配、调试、检验等作业工时,通常是把汽车总成折合成同型号汽车整车,然后再把汽车整车换算成标准车型。计算总成大修工时定额时,其不同总成的折合系数见表15-5。

15-5 汽车主要总成折合系数

978-7-111-51677-4-Chapter15-9.jpg

(3)汽车维护工时定额 它是指汽车进行某级维护所需全部工时的限额,按各级维护作业规定项目确定。其定额的确定和工艺技术的组织有很复杂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型号、维护作业的内容及工艺与设备。小修作业的时间定额,按车辆行驶1000km内小修作业的平均停车场日进行计算。

(4)汽车小修工时定额 它是指汽车进行各项小修作业时所需要的工时定额。汽车小修工时定额应分别按车辆类别、车辆型号、每项具体作业制定,见表15-6。

(5)零件修理工时定额 它是指汽车进行检验分类时,“需修件”修理时所需要的工时限额。其工时定额和其生产纲领有关,常把1000辆生产纲领设为1,不同生产纲领需乘以修正系数,其值可用插入法求得,见表15-7。

15-6 汽车维护和小修作业时间定额

978-7-111-51677-4-Chapter15-10.jpg

15-7 批量系数

978-7-111-51677-4-Chapter15-11.jpg

3.制定汽车修理工时定额的原则

(1)现实性 要求定额水平相对先进合理。制定工时定额,要从行业管理的汽车维修业户的生产管理水平,以及设备、材料、配件条件、职工的平均技术水平出发,并考虑行业的发展,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的前景,经过综合平衡,按行业平均先进水平划定。这个水平,就是在现实性情况下各维修厂经过认真努力,绝大多数都能在短期内达到的定额水平。

(2)合理性 要求不同车型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定额水平保持相对平衡,并使其定额的实现水平和超额比例大体接近。避免相差悬殊,宽严不等,以保证各类维修业户的负荷程度比较合理,以正确评价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www.xing528.com)

(3)群众性 在制定工时定额时,必须实行专群结合的原则。道路运政管理机构,除组织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外,还必须组织广大维修业户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反复讨论验证,使工时定额更接近实际。

(4)特殊性 在制定工时定额时,既要强调统一性,也要注意特殊性。凡在同一条件下工作的,就应采取统一的定额,而工作条件不同时,应加以区别。

(5)发展性 要求定额的水平要有超前意识,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一个时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要考虑周到。另外,还应考虑到维修行业发展,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的前景。

4.制定汽车修理工时定额的方法

(1)经验估计法 这种方法是由定额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维修技术工人共同根据他们对维修作业的实践经验,参照有关技术文件并考虑设备和生产条件,直接估算定额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工作量小。缺点是技术依据不充分,准确性比较差。

(2)统计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过去维修同种车辆或零部件的实际消耗工时的统计资料,结合当前的技术状况和生产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定额的方法。此法优点是在统计资料齐全的条件下制定的定额,准确性较高。缺点是统计工作量大,原始资料收集困难,一般适宜于制定重要零部件的工时定额。

(3)比较类推法(典型推算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与同类车型或同类型零部件的维修工时定额,进行分析比较后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在同类型零部件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采取经验估计、统计分析和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出工时定额,再依次推算同类型零部件的维修工时定额。

(4)技术测定法 这种方法是在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根据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和工艺方法,对工时定额的各部分时间的组成,进行分析计算和测定来确定工时定额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有较好的准确性技术依据,比较科学,但过于复杂,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对选择的测定点有一定的生产条件要求,选择不当将影响确定工时定额的准确性。

(5)幅度控制法 幅度控制法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或维修企业参照国内外典型的先进企业的同类车型、同类作业的修理工时定额,结合自己本区域本企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估计现有的潜力和提高生产率的可能性,把修理工时定额控制在一个幅度之内的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一般维修企业通过加强管理、不断努力,逐渐接近或低于先进企业的工时定额。

上述五种方法,在运用中各有优缺点,如果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可收到更好效果。总之,在确定修理工时时,一定要考虑到定额的先进性、实施的可能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三条原则,使工时定额尽可能做到现实、合理,具有发展性和群众性。

978-7-111-51677-4-Chapter15-12.jpg案例:汽车配件产品200件,原材料项目的定额成本:上月旧定额为每件40元,共计8000元;自本月初起每件定额改为32元,本月投入生产900件,实际生产发生原材料费用36000元,产品实际在月内完工1100件,如何核算产品成本

解:上月转来月初的产品定额成本为8000元。

月初的产品定额成本的降低成本为200×(40-32)元=1600元。

本月投入产品定额成本为900×32元=28800元。

定额成本合计数为1100×32元=35200元。

定额超支差异为36000元-28800元=7200元。

又定额变动差异为1600元。

故原材料实际成本为36000元+8000元=44000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