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保证给水排水工程管网水质维护?

如何保证给水排水工程管网水质维护?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证管网良好的水质状况是管网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调查资料还表明,管网中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等四项指标全年综合平均合格率为95.68%,比出厂水下降了3.05%,其中总大肠菌群下降了7.3%,且平均值已达2.96个/L。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调节水池、水塔、水箱的各项水质指标的全年综合平均总合格率为93.92%,较出厂水下降了5.47%;四项指标全年综合平均合格率为83.81%,较出厂水下降了14.92%,并且总大肠菌群已经超标,游离性余氯已不达标。

如何保证给水排水工程管网水质维护?

保证管网良好的水质状况是管网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前几年对全国大中城市自来水水质情况的调查资料表明,自来水厂出厂水各项水质指标全年综合平均总合格率为99.39%,其中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四项指标全年综合平均合格率为98.73%,这说明,我国大中城市自来水的水质基本上是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调查资料还表明,管网中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性余氯等四项指标全年综合平均合格率为95.68%,比出厂水下降了3.05%,其中总大肠菌群下降了7.3%,且平均值已达2.96个/L。另外氯仿四氯化碳含量较出厂水分别增加了47.91%和38.78%。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调节水池、水塔、水箱的各项水质指标的全年综合平均总合格率为93.92%,较出厂水下降了5.47%;四项指标全年综合平均合格率为83.81%,较出厂水下降了14.92%,并且总大肠菌群已经超标,游离性余氯已不达标。上述数据说明,水在给水管网的输送和二次加压系统的贮存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有所下降。导致水质下降的原因有:管道内壁腐蚀、结垢、微生物滋生;加氯产生有害的氯化有机物;管道破裂或接口不严等原因引起水质受到外界污染等。为减少污染,保证管网水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因管道的腐蚀、结垢都与输水水质有关,因此应提高出厂水水质,消除输配水系统二次污染的隐患,如对水质进行稳定处理,调节出厂水pH值等。

(2)尽量采用非金属管道。对金属管道应定期清垢、衬涂保护层,以防止管道腐蚀和结垢。

(3)新管线竣工后、旧管线检修后或长期未用的管线在恢复使用前,均应冲洗消毒。首先用高速水流冲洗水管,然后用20~3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泡一昼夜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同时测定排出水的浊度和细菌,直到合格为止。(www.xing528.com)

(4)定期清洗水池、水塔和屋顶高位水箱。目前一些城市已经规定了水箱的清洗周期,但就全国而言,贮水设施清洗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5)通过给水栓、消火栓和放水管,定期放掉管网中的部分“死水”,并对水管进行冲洗。

(6)建筑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二者合设时,因消防贮水量很大,故水池容积很大,其中生活用水储量一般不足总储量的20%,因此对生活用水来说,贮存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在水池分建方面,北京市在前几年就已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新颁布的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此也提出了要求。

(7)管线过长时,应在管网中途加氯,以提高管网末梢的余氯量,防止细菌繁殖。这样也可避免为满足管网末梢的余氯量,出厂水加氯量过大,导致有害的氯化有机物过多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