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研究:柔韧性种类及特点

高校体育研究:柔韧性种类及特点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项柔韧性是指专项锻炼所需要的特殊柔韧性,由于专项柔韧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因此,同一身体部位具有的柔韧性由于项目的需求不同,在幅度、方向等表现上也有所差异。所有的爆发力前的拉伸均属于动力柔韧性。主动柔韧性是人在主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柔韧水平。主动柔韧性不仅反映对抗肌的可伸展程度,而且也可反映主动肌的收缩力量。

高校体育研究:柔韧性种类及特点

柔韧性和柔软性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两者都可用肢体活动幅度的大小来衡量,可它们实质上是有区别的。从字义上讲,柔韧是既柔又坚韧,即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而柔软只是柔而不硬,即柔中无刚、刚柔不济。从性能上看,柔韧是在幅度中含有速度和力量的因素,即在做大幅度动作时,肌肉仍能快速有力地收缩;而柔软只是幅度大,却缺乏速度和力量,做动作时软绵绵的,打得开却收不拢。体育锻炼中需要的是柔韧性而不是柔软性。柔韧性的分类有如下几种:

第一,柔韧性从其与专项的关系看,可分为一般柔韧性和专项柔韧性。一般柔韧性是指为适应一般技能发展所需的柔韧性体能。专项柔韧性是指专项锻炼所需要的特殊柔韧性,由于专项柔韧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因此,同一身体部位具有的柔韧性由于项目的需求不同,在幅度、方向等表现上也有所差异。

第二,柔韧性从其外部运动状态上看,可分为动力柔韧性和静力柔韧性。动力柔韧性是指肌肉、肌腱、韧带根据动力性动作需要,拉伸解剖学允许的最大限度范围,随即利用强有力的弹性回缩力来完成所要完成的动作。所有的爆发力前的拉伸均属于动力柔韧性。静力柔韧性是指肌肉、肌腱、韧带根据静力性动作的需要,拉伸到动作所需要的位置角度,控制其停留一定时间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动力柔韧性建立在静力柔韧性的基础上,但必须要有力量素质的表现。静力柔韧性好,动力柔韧性不一定好。(www.xing528.com)

第三,从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表现上看,可分为主动柔韧性和被动柔韧性。主动柔韧性是人在主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柔韧水平。被动柔韧性则是在一定外力协助下完成或在外力作用下(如同伴协助做压腿练习)表现出来的柔韧水平。主动柔韧性不仅反映对抗肌的可伸展程度,而且也可反映主动肌的收缩力量。一般来说,主动柔韧性比被动柔韧性要差,这种差距越小,说明柔韧性的发展水平越均衡。

第四,从柔韧性在身体不同部位上看,可分上肢柔韧性、下肢柔韧性和腰部柔韧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