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人为因素中的情绪问题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研究:人为因素中的情绪问题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驾驶人产生的诸多不良情绪中,愤怒情绪对道路安全的威胁最大。美国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报告显示,每年与“路怒症”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数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0%~20%。相关学者进一步对美国9 282位驾照持有者进行现场调查,显示5%~7%的被调查者患有“路怒症”,其中,出租车、卡车与公交车等营运驾驶人中有 30% 患有“路怒症”[6]。由“路怒症”引发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研究:人为因素中的情绪问题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在驾驶人产生的诸多不良情绪中,愤怒情绪对道路安全的威胁最大。其中,“路怒症”(road rage)是由生活压力、挫折或不友好的交通环境等因素诱发的驾驶愤怒情绪[4]。交通拥堵、行人横穿马路、周边驾驶人加塞抢道等事件往往会诱发驾驶人的愤怒情绪。而愤怒情绪又会影响驾驶人的感知、判断、决策与操作过程,导致其产生违法跟车、超车或随意换道等危险驾驶行为,更有甚者还会产生有意追尾、堵截与言语侮辱威胁等失控行为,给道路交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5]。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驾驶人的愤怒情绪引发的冲突事件和交通事故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报告显示,每年与“路怒症”相关的道路交通事故数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0%~20%。相关学者进一步对美国9 282位驾照持有者进行现场调查,显示5%~7%的被调查者患有“路怒症”,其中,出租车卡车与公交车等营运驾驶人中有 30% 患有“路怒症”[6]。2014年7月16日,俄罗斯莫斯科市发生了一起因口角而导致一名驾驶人被另外一名愤怒驾驶人开车撞击的恶性事故[7]。2015年5月2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西南方向的295号州际公路发生了一起因“路怒症”而引发的枪击案,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8]

在我国,有关“路怒症”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度中文新词榜中首次出现了“路怒”一词,这也是该词首次出现在我国媒体上,于是,道路交通中的“路怒”事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年,针对我国驾驶人的“路怒症”、人际关系障碍与处事偏执等心理问题,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做了相应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心理障碍的驾驶人达59.8%,其中,高达 80% 的长途运输驾驶人有心理障碍,其次是私家车驾驶人,其心理障碍发生率达44.4%[9]。2008年5月,SOHU网汽车栏目对9 620名中国驾驶人的“路怒症”问题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0.72% 的驾驶人患有“路怒症”,82.45% 的驾驶人遇到他人违法驾驶时会产生愤怒情绪[10]。2010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 023名驾驶人(其中 30.4% 的人经常开车)展开调查,结果显示,86.5%的被调查者曾经遇见过“路怒症”驾驶人,23.4% 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就是“路怒症”驾驶人[11]。由“路怒症”引发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2009年,呼和浩特市某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两车剐擦事故,事故双方因此激烈争吵,致使一人极为愤怒,并由此引发了一场1人死亡3人受伤的恶性事故[12]。2013年7月17日,《钱江晚报》报道了宁波绍兴发生的三起由“路怒”引发的交通事故[13],并总结出“路怒症”是高温天气状况下的头号马路杀手。2015年5月3日,成都市一名女性驾驶人由于其粗鲁的换道行为导致另外一名年轻男性驾驶人极为愤怒,最终痛殴该女性驾驶人并将其打成重度脑震荡[14]。2015年7月2日,北京房山区两名驾驶人互相开斗气车,其中一车被别后撞向路边公交站台,导致5人死亡[15]。综上所述,我国的“路怒症”形势较为严峻。(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