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驾驶情绪与行为研究:路怒行为诱发机理及自适应识别方法

驾驶情绪与行为研究:路怒行为诱发机理及自适应识别方法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情绪能影响到驾驶人的感知、判断、决策与执行等过程,因此驾驶行为或驾驶绩效与情绪紧密相关。例如,Elisabeth等人通过对1 382名美国驾驶人进行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危险驾驶行为或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与“路怒”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2]。美国[59]学者发现,本国主城区具有较短驾龄的女性驾驶人在产生愤怒情绪后更可能超速驾驶。也有研究表明,驾驶人的公共自我意识越低,其愤怒情绪下的攻击性驾驶行为就越多[61]。

驾驶情绪与行为研究:路怒行为诱发机理及自适应识别方法

由于情绪能影响到驾驶人的感知、判断、决策与执行等过程,因此驾驶行为或驾驶绩效与情绪紧密相关。Redshaw Sarah通过研究发现,不良情绪是造成年轻驾驶人冒险驾驶和鲁莽驾驶的主要原因[50],其中,愤怒、悲伤与焦虑等负性情绪会降低驾驶人的感受性与理智性,使得其观察和思考变得迟钝,较易引起危险驾驶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51]。例如,Elisabeth等人通过对1 382名美国驾驶人进行电话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危险驾驶行为或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与“路怒”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2]。而正性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可对驾驶绩效起到积极作用[53],但过度的正性情绪如骄傲、自负、兴奋也容易使驾驶人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诱发不良驾驶行为发生[54]。例如,令人兴奋的音乐易使驾驶人分神,导致其对车辆横向控制能力下降,而令人忧郁的音乐会使驾驶人车速控制能力降低,但提高了其车道保持能力[55]。焦虑情绪可导致驾驶人出现失误、错误或攻击性驾驶行为,且这些危险驾驶行为发生的频次正相关于焦虑程度[56]。Cai等人基于多人驾驶模拟器平台的车-车交互诱导被试产生愤怒、中性和兴奋等情绪,并采集了被试的驾驶行为与眼球移动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情绪,驾驶人在愤怒与兴奋情绪下的车道偏离标准差、方向盘转角标准差较大,但换道时间较小,驾驶人在愤怒或兴奋后观察后视镜的次数降低,忽视交通标志次数增加,违规次数增加[49]。钟铭恩等人的愤怒驾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愤怒情绪下驾驶车辆的平均速度与鸣笛频次明显增加,而斑马线的减速让行行为明显减少[57]

Deffenbacher等人编制了驾驶愤怒表达量表(DAX)来研究汽车驾驶人的驾驶愤怒绩效表现。该量表包含四种愤怒表达方式,即言语攻击表达、肢体攻击表达、使用车辆发泄和自适应调节[58]。基于此量表,西班牙学者发现,本国年老驾驶人的驾驶愤怒表达得分低于年轻驾驶人[27]。美国[59]学者发现,本国主城区具有较短驾龄的女性驾驶人在产生愤怒情绪后更可能超速驾驶。基于攻击驾驶行为与六种人格特质(大五人格以及愤怒特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低宜人性特质或高愤怒特质的驾驶人在遇到刺激事件时更倾向于攻击性驾驶[60]。也有研究表明,驾驶人的公共自我意识越低,其愤怒情绪下的攻击性驾驶行为就越多[61]。另外,研究还表明,高愤怒特质驾驶人即使在愤怒情绪唤醒度低的交通环境下也易被激怒并表现出危险性驾驶行为,而当这类驾驶人被迫减速时,其愤怒程度更高,其加速踏板和方向盘的使用频次显著增加[62]。(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