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因素分析-“路怒”驾驶行为诱发机理及自适应识别方法研究

个体因素分析-“路怒”驾驶行为诱发机理及自适应识别方法研究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驾龄方面,Jovanovic等人的研究表明,驾龄与驾驶愤怒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驾驶里程与驾驶愤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2]。因此,人口学因素对驾驶愤怒水平的影响没有定论,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影响愤怒驾驶水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情绪和人格。因此,为了降低驾驶愤怒情绪产生的频次或程度,驾驶人应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即自适应调节,在驾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带有负性情绪。

个体因素分析-“路怒”驾驶行为诱发机理及自适应识别方法研究

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包括驾驶人的性别、年龄、驾龄与驾驶里程等方面。有研究表明,女性驾驶人比男性驾驶人具有更高的愤怒水平[20],女性驾驶人在遇到交通障碍时更容易产生愤怒情绪,而男性驾驶人在遇到警察在场时更易愤怒[26];但也有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驾驶人在驾驶愤怒水平上并没有显著差异[115]。在年龄方面,有研究表明,年龄与驾驶愤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Yasak等人的研究发现,年龄与驾驶愤怒水平无明显相关性[22]。在驾龄方面,Jovanovic等人的研究表明,驾龄与驾驶愤怒水平呈负相关关系,驾驶里程与驾驶愤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2]。郭双等人的研究也证明了驾驶愤怒水平与驾驶经验负相关,即驾龄越长、驾驶里程越长,其愤怒情绪爆发的频次和程度越低,因此,驾驶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愤怒驾驶或攻击性驾驶行为[116]。综上所述,在研究人口学因素对愤怒驾驶的影响时,各学者在研究结论上存在些许差异,有的结论甚至相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各国学者选取的被试样本在文化背景、交通环境安全意识、交通素质与驾驶习惯、驾驶风格等方面存在较强的地域性差异。因此,人口学因素对驾驶愤怒水平的影响没有定论,有必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

影响愤怒驾驶水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情绪和人格。在情绪方面,Mclinton等人研究发现,驾驶愤怒水平与愤怒特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17];而Yasak等人发现,驾驶愤怒水平还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2]。在人格特质方面,人们发现,气质和人格都能对驾驶行为产生影响,其中,气质是一种典型且稳定的心理特质,可通过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动作的迟敏隐显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表现出来[118]刘江等人研究得出,胆汁型气质的驾驶人,行驶速度较快,且富于冒险精神,易产生攻击性驾驶行为,发生潜在交通事故的比例高,而抑郁型气质的驾驶人,行车速度较低、行为较谨慎[34]。人格(personality),往往也被称为个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综合反映。它统一了人类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个体性、动机性和适应性,可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的显隐性,因此,对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产生主导作用[119]。其中,大五人格量表(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责任感和情绪稳定性)作为一种典型的人格分析量表,在驾驶行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Dahlen等人研究发现,驾驶愤怒水平与责任感、开放性、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120]。Jovanovic等人[32]的研究表明,驾驶愤怒水平与神经质程度正相关,而与责任感和宜人性负相关。Srbescu等人[121]发现,愤怒驾驶行为与冲动性感觉寻求、攻击性人格特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前人的研究结论可看出,积极(正性)的情绪和人格特征会缓和或抑制驾驶人驾驶愤怒情绪的爆发,而消极(负性)情绪和人格特征会诱导驾驶人产生愤怒情绪。因此,为了降低驾驶愤怒情绪产生的频次或程度,驾驶人应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即自适应调节,在驾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带有负性情绪。(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