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情绪对人的情绪反应影响更密切的研究

音乐情绪对人的情绪反应影响更密切的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苏珊·朗格指出,音乐的许多形式结构都类似人的情绪感受。当然,实际音乐作品的构成元素是很复杂的,声音的嘈杂度与情绪的正负向关系也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跟横向的激动水平相比,音乐情绪的纵向正负维度的层次更为复杂。研究表明,人对声音的感受较之对光线的感受,与情绪反应的联系更为密切、直接。

音乐情绪对人的情绪反应影响更密切的研究

(一)音乐情绪坐标

人类在处理音乐中的感情信息时有多个层次和阶段,如在处理较低层次的情绪时,反应较为快速、单纯,是人类感知觉的普遍特质,因此,它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遍性;而较高级的感情信息处理则需要运用记忆、思维、欣赏、决策等认知资源,因此,与个体的学习经验、审美经验有重要关系。古今中外的著述对人类基本情绪的类别做了不同的划分: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提到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意志;西方学者艾克曼(Ekmɑn,1972)根据面部表情,提出快乐、悲伤、生气、害怕、惊讶、厌恶六种基本情绪类别;西方学者普拉切克(Robert Plutchik,2003)提出恐惧(Feɑr)、惊讶(Surprise)、悲伤(Sɑdness)、厌恶(Disɡust)、愤怒(Anɡer)、期待(Anticipɑtion)、快乐(Joy)和接受(Acceptɑnce)八种基本情绪。从以上分类来看,有些基本情绪具有跨文化性。除了将基本情绪进行归类以外,另一种情绪模型是将各类情绪放在二维三维空间的特定位置,以空间位置来为情绪做分类。例如,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锥体截面划分为八种基本(原始)情绪,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

人类基本情绪与音乐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音乐表达的普遍公式。与横轴相关的音乐特征较为明显:音量越大,音色越亮,速度越快,断音越多,节奏越不匀称,则音乐所表达的激动水平越高,在情绪平面上越偏向右方;反之,音量越小,音色越暗,速度越慢,连音越多,节奏越匀称,则表达的激动水平越低,在情绪平面上越偏向左方。苏珊·朗格指出,音乐的许多形式结构都类似人的情绪感受。而她当时并没有详细说明什么样的音乐特征与人的什么样的情绪(生理)反应相类似。由以上论述可以发现,令人亢奋的音乐类似于狂欢、激情状态下的身体感觉,也就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时的状态,包括心跳、步伐、呼吸等的加快和变强;反之,令人平静的音乐则类似于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时的身体感觉,表现为呼吸、心跳、步伐等的和缓和变慢。除横向坐标维度外,纵轴所表示的情绪正负维度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层面,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研究。例如,大调通常表达正向情绪,小调通常表达负向情绪,浪漫主义作曲家舒伯特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频繁进行(同主音)大小调交替,似乎在低迷与兴奋、光明与阴暗中穿行。又如,音色的嘈杂度也可以决定情绪的正负向。一般而言,纯净的音色表达正向情绪,混乱嘈杂的音色表达负向情绪。究其生物学原因,是由于许多脊椎动物以吼叫表现敌意,而吼叫远比表示友好的声音嘈杂得多。某种动物的求偶、觅食、捍卫领土等行为,都可能跟其他动物爆发冲突。从进化论来看,懂得以声音信号来取代打斗的动物,更容易通过天择的考验而留存下来,因为它们不会因频繁打斗而消耗体力,甚至致伤致残,而是以威吓的声音争取到更多的生存与繁衍的资源,这便是“暴力之徒渐渐死去,留下的反而是爱吹牛的胜利者,将基因传承下去”。而吼叫之声之所以能够吓退敌人,是因为它能够传达愤怒,这个声音已经是攻击的前奏了。在跆拳道比赛中可以看到,吼叫是攻击的准备,此时喉部收紧以阻挡气流,腹肌收缩以提升胸腹腔压力。这些措施可以稳定脊柱,避免在受到攻击时使身体不稳。由此,吼叫所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或许可以说明,类似吼叫的沙哑尖锐的音色好似攻击前的准备,容易让人联想到愤怒,通过影响攻击者的情绪而有了攻击性。当然,实际音乐作品的构成元素是很复杂的,声音的嘈杂度与情绪的正负向关系也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例如,狂喜时的大吼、乐队的全奏、流行歌手的高音曲强力度的破音等等,即便是嘈杂度偏高,也都可以表达正向的情绪。跟横向的激动水平相比,音乐情绪的纵向正负维度的层次更为复杂。这是因为,当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与音乐所表达的究竟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两者的答案未必相同。研究表明,大脑处理激动水平和正负层次的机制是不同的,情绪的激动水平源自较低级的周边输入,而正负向的评判则涉及较高的中枢神经。外界的情绪刺激传入后,中枢认知系统要进行两个步骤的处理:一是建构该刺激的意义;二是评估如何因应这个信息。例如,在聆听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时,黯淡下行的旋律,一般会感觉它表达的是负向情绪。然而,听众在有感乐曲的伤感之外,内心还会产生柔软的凄美,领悟人生的无常,甚至有人会沉湎于作品优美而沉静的氛围。凡此种种,很难界定它是纯粹的负向情绪还是正向情绪。

(二)音乐情绪的产生

情绪往往和生理需要相联系,当生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当饥渴、疼痛时,则会有明显的消极情绪体验。情绪也往往与低级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相联系,如杂乱的环境使人烦躁、不愉快,整洁美观的环境使人产生好感,尖锐的吼叫声和打骂声使人恐惧、愤怒,轻柔的拍打和赞许声使人愉快,等等。研究表明,人对声音的感受较之对光线的感受,与情绪反应的联系更为密切、直接。正因为如此,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能更有效而直接地激起情绪共鸣。音乐是一种产生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为的刺激,那么这种在自然界不存在的抽象的声音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的呢?针对这一问题,前文的论述已经涉及音乐两个方面的模仿属性:音乐模仿口语表达;音乐模仿生理反应。音乐若是模仿吼叫、求救等尖锐的声音,会在听众心中引起情感(也称社会情绪)共鸣。而模仿生理反应(如急促的心跳、呼吸等)是如何引起听众情绪的呢?我们可以从情绪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中找到答案。情绪心理学者詹姆斯-朗格的理论认为,当我们接收到外界刺激之后,会先产生身体(生理)反应,这些反应的感觉回馈可以标记不同的情绪,接下来才会产生意识上的情绪感受。

根据詹姆斯-朗格的理论,我们之所以害怕蛇,是因为在面对毒蛇时身体的反应(脸部的扭曲和急促的心跳),这一反应的感觉回馈让我们产生情绪体验(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害怕);如果觉察不到自己的生理反应,则害怕的程度会大大降低。基于类似的原理,在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王子之所以知道自己坠入爱河,是因为发觉自己心跳加快,身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感觉回馈,正如他所唱的那样:“这幅肖像美丽绝伦,从未有人目睹;我感觉到,我感觉到,内心充满新的激动,无以名状,心中犹如火燃;所以,这就是爱情吗?是啊是啊!这就是爱情!”王子在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反应之后,根据当下的情景线索,将这个反应赋予情绪意义。这一过程用情绪二因论能够更明了地进行解释:情绪中不仅有生理反应的因素,也包括自己对该情绪的认知评估。所以,同样一段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产生不同的情绪意义。(www.xing528.com)

(三)音乐情绪描绘的“主”与“客”

用音乐来模仿外界可以引发情绪的刺激(如鸟鸣、雷电声等),是对客体的描绘,重点是放在“景”上;用音乐来模仿被某事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与感觉回馈,则是对主体的描绘,重点放在触景生情的“情”上。虽说如此,事实上,在音乐的描绘中,大多情况是分不出“主”与“客”的;进而,即便是对外界客观的描绘,只有通过转换为主观描绘,才会对人们的情绪发生作用。例如,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固定乐思,代表着艺术家梦中的女伶。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对客体的描绘,但是,假如我们仔细分析这个作品时,便可以发现,作品所描绘的并非美女本身,而是艺术家痴迷美女时所引发的情绪与动作。

这个固定动机第一次出现时,仿佛描绘了女伶优雅、高贵的形象。随着后面几个乐章的节拍、速度、音型的转换,我们仿佛听到男主角对高不可攀的恋人一再展开攻势,热切追求,却又一次次失败的情节展现。穿插在乐句之间的不规则节奏,似乎模仿了男主角内心的悸动与不安。所以,这段音乐所模仿的并非单纯引发情绪的外界刺激(女伶),而是特定的情绪(对爱情的渴望)在生理(身体)上的种种表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尽管第一乐章的标题为“到达乡间后的愉快心情”,音乐似乎描绘了大自然如诗如画的风景,然而,重要的是作曲家的“有感之辞”,其节奏、旋律等特征(如持续11小节的模拟步伐的音型)与愉快时轻松步伐的身体体验是一致的。

音乐为什么能激起听众的情绪反应呢?从上述论述可知,有些音乐模仿了与特定情绪相连的身体反应,如剧烈的心跳、瞬间的心悸、暂停的呼吸、顿足、沉思时的漫步等,作曲家体会到这些感觉之后,将其抽象的乐谱形态进行记录,使听众理解或体验到类似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家(作曲、表演)与听众所共享的情感认知机制,是让彼此心境产生共鸣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