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洞子口,成都木材集散地

洞子口,成都木材集散地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府河从郫都的三道堰顺流而下,进入成都西北郊的洞子口时,分出了一条支流,这条支流就是沙河。这种情况与西北桥的府河漂木差不多。当这些木材顺着府河源源不断地漂运到成都时,九里堤因为其特殊的位置,便成了成都水运的门户,北门一带迅速发展为成都市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据贮木场的老员工说,每年5月、6月到12月是洞子口的工人们最忙碌的时候。

洞子口,成都木材集散地

要说沙河的故事,得先从府河说起。府河从郫都的三道堰顺流而下,进入成都西北郊的洞子口时,分出了一条支流,这条支流就是沙河。洞子口就是沙河的源头,只是现在它有了一个更官方的名字,叫作“沙河源”。其实得名洞子口,也很有点年头。《洞子口乡志》中是这样说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乡人引杨泗堰水灌高田,水越沙河上桥,在桥上筑渡漕,每日流水淙淙,水似乎由洞中流出。”关于书中所说的洞子口来历,我们似乎还能从现实场景中找到些许影子。在现在的洞子口,有一座桥叫作“洞梁子”,桥身埋在地下,如果你凑近观察,会看到沙河水从桥下两个洞子喷涌而出。据说如果遇到洪水季节,喷出的水能有近一米高。每到这个时候,附近的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结伴去看热闹。其实说起洞子口,不仅孩子们爱这奇妙景观,不少住在这儿的老一辈人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因为这里曾经留下了他们的汗水,保存过他们的青春。

20世纪50年代的洞子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这里曾是岷江水运木材的重要集散区,聚集了木材运输与加工的各种企业。这种情况与西北桥的府河漂木差不多。当这些木材顺着府河源源不断地漂运到成都时,九里堤因为其特殊的位置,便成了成都水运的门户,北门一带迅速发展为成都市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

后来,因发展生产、成都防洪安全等需要,成都贮木场的场址就由九里堤迁到洞子口,只是那时候,人们已经不再采用以往放木筏的方式来运输木头,而是将原木直接投入河中,被称为“散漂”。沿河飞驰而下的原木,一路奔涌,从府河进入沙河,然后被工人们打捞上岸。据贮木场的老员工说,每年5月、6月到12月是洞子口的工人们最忙碌的时候。春夏岷江水涨,那些漂木顺着河道横冲直撞,浩浩荡荡,经鱼嘴,穿宝瓶口,入柏条河,进府河,直抵成都,然后在洞子口上岸、储运、集散、装车,通过铁路、公路运往全国各地,四川木材一度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一年中的其他时候,贮木场的工人们则是忙着做准备工作,保障丰水期运输水道的畅通,比如木头把河堤打烂了,这个时候就要去修;还要修一些诱导工程,让木头能够听从指挥,乖乖地通过河道而不会撞到河堤。(www.xing528.com)

提起当年贮木场的辉煌,不少当地人都记忆犹新。但随着国家对林业的保护,四川停止天然林采伐,轰轰烈烈的岷江木材水运也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1998年,在贮木场的原址上,一个占地三百四十余亩,年货物吞吐量为一百万吨的大西南建材城在这里落地生根。十多年后,大西南建材城整体搬迁到青白江,洞子口与木材的关联也渐渐被人们遗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