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文化志:大宋时期的集散地和税收重地

成都文化志:大宋时期的集散地和税收重地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西南地区蜀锦、绢帛、麻布、茶叶、药材、纸张、书籍贸易的最大集散地和税收重地,整个四川在北宋期间的税赋贡献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成都府排名全国第五。可见成都这个集市的主题很丰富,堪比现在的各种博览会。有成都本地的,也有四川其他地区和外地的,在集市上甚至还能看到外国商人的身影。可以说,主题集市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各路人等,足见成都经济的发达和手工业商贸的繁盛。

成都文化志:大宋时期的集散地和税收重地

唐朝时,成都已经是当时数一数二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五代时期,虽然中原战乱,但成都却一直处于战乱之外,因而维持着“扬一益二”的地位。到了宋代,无论是在人口数量,还是经济发展上,成都依然发展势头强劲。作为西南地区蜀锦、绢帛、麻布、茶叶、药材、纸张、书籍贸易的最大集散地和税收重地,整个四川在北宋期间的税赋贡献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成都府排名全国第五。华阳人范百禄在《成都古今集记》序中这样写道:“蜀之都会,厥土沃腴,厥民阜繁,百姓浩丽,见谓天府。”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成都人每个月都有不同主题的集市可逛,这种集市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商品交易会。其实早在唐代,成都就已经有了这种主题集市,只是到了宋代,更有了“十二月市”的固定叫法,可见成都的会展经济起步相当早。后蜀君王孟昶最爱的妃子花蕊夫人就曾经在她的一首《宫词》中写道:“明朝驾幸游蚕市,暗使毡车就苑门。”想着第二天要去游蚕市,这位娘娘竟然像个小孩子般兴奋得睡不着觉,吩咐人早早准备好了马车。女人爱逛街看来也是自古有之。据说过去成都的“十二月市”大概是这样的顺序: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可见成都这个集市的主题很丰富,堪比现在的各种博览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月令集市只是一种习俗,比如九月药市也不光是卖药,只是以药材为主,仍然会有其他小商品售卖。

四川铁钱(www.xing528.com)

如此有趣有看头的集市,逛的人自然不少。有来看稀奇、看热闹的普通民众,也有前来采购交流的专业商户。有成都本地的,也有四川其他地区和外地的,在集市上甚至还能看到外国商人的身影。可以说,主题集市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各路人等,足见成都经济的发达和手工业商贸的繁盛。在琳琅满目的集市上,按现在的话说,人们看到合心意的商品当然是想“买买买”了,可是想“剁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当时四川地区只能用铁钱。

这种铁钱不仅面值很小,而且相当笨重,买卖使用中很不方便。举例来说: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她要上街买一匹蜀锦,一匹蜀锦时价为二十贯,按每贯铁钱重六斤半计算,二十贯铁钱重达一百三十斤!试想,她除了要带个丫鬟跟她走之外,还得雇一个壮汉,手搬肩挑一百三十斤的铁钱,才能把那匹蜀锦给买回来,这样的状况遇上稍微大宗一点的生意简直就无法进行。

既然铁钱那么重,带起来,花起来都不方便,存储又占地方,为什么一定要用铁钱呢?因为这是国家的规定。宋太祖赵匡胤灭后蜀后,把大量的金银铜全部搜刮到开封,并对铁钱采取限制政策,令其不得流通至江北,对蜀地却又听任其继续使用铁钱,《宋史·食货志》记载:“蜀平,听仍用铁钱。”同时,也防止四川的铜钱流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于上述国家经济战略考虑,朝廷规定“禁铜钱入川”,所以四川地区只能用铁钱。但随着成都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矛盾也日益凸显:一方面,外面的商户来成都进行贸易,用的货币不同,加上一些商人在其中搅浑水,导致铁钱贬值,甚至出现十四个铁钱才能换来一个铜钱的境况,铁钱的购买力直线下降;另一方面笨重、价值又低的铁钱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货币流通的需求。而此时,一种新事物正在商贸发达的成都悄然酝酿,呼之欲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