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阻尼损耗因子的测量方法

阻尼损耗因子的测量方法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测量阻尼材料和阻尼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损耗因子、杨氏模量等参数,并得到它们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特征曲线。测量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然后得到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SAE J1637标准中分析损耗因子的方法是半功率法。在这个共振频率下的损耗因子为图3-55 SAE阻尼材料测试示意图图3-56 传递函数与对应的共振 频率和偏差频率除了SAE J1637之外,还有其他测量方法,如ASTM E756。

阻尼损耗因子的测量方法

测量阻尼材料和阻尼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损耗因子、杨氏模量等参数,并得到它们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特征曲线。阻尼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半功率法、峰值共振法、自由衰减法等。在汽车界,阻尼测量方法通常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中的半功率法,即SAE J1637《支撑钢杆的材料复合振动阻尼特征实验室测试方法》(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the Composite Vibration Damp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on a Supporting Steel Bar)。

SAE J1637标准中的测试样件是杆件。杆一端固定在台架上,另一端自由悬着,形成一个悬臂梁,如图3-55所示。台架刚度足够大,以避开测试样件的模态频率。阻尼材料贴合在杆件上面,与台架之间有一段距离,以保证阻尼不受安装的影响。

杆件受激振器激励,激励信号可以是正弦扫描或者随机信号。测量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然后得到响应信号与激励信号之间的传递函数。由于样件的质量小,传感器的质量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的获取最好用非接触式传感器,以避免给杆件增加阻尼和质量。如果响应传感器是接触式的,其重量要小于0.5g。

杆件放置在一个恒温箱内,以使测试温度保持不变。测试的温度覆盖阻尼材料使用的温度范围,从-20℃、-5℃、0℃、10℃、25℃、40℃到55℃。测试频率范围为1001000Hz。

SAE J1637标准中分析损耗因子的方法是半功率法。从测试的传递函数(图3-56)上,确定某个模态的共振频率f,找到共振频率峰值两侧小于峰值3dB的位置,即峰值的半功率点。得到两个半功率点对应的频率,小于f的频率称为下偏频率,用fL表示;高于f的频率称为上偏频率,用fU表示。上偏频率和下偏频率之间的差值为频率带宽,表示为Δf=fU-fL。在这个共振频率下的损耗因子为

978-7-111-49107-1-Chapter03-150.jpg

图3-55 SAE阻尼材料测试示意图(www.xing528.com)

978-7-111-49107-1-Chapter03-151.jpg

图3-56 传递函数与对应的共振 频率和偏差频率

978-7-111-49107-1-Chapter03-152.jpg

除了SAE J1637之外,还有其他测量方法,如ASTM E756。ASTM E756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的标准,即《材料振动阻尼特性的标准测试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Vibration-Damp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SAE J1637是在ASTM E756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所使用的测试样件和安装条件不一样。

在中国,也有阻尼材料的测试标准,即GB/T 18258—2000《阻尼材料 阻尼性能测试方法》,它是参考ASTM测试标准制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