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钦县羊拉乡土肥科技工作的成果及农业机械发展情况

德钦县羊拉乡土肥科技工作的成果及农业机械发展情况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县农技站为技术骨干,在州农业土肥机构的指导下,羊拉乡积极配合土壤资源普查、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绿肥种植、肥料新技术推广等土肥科技工作。直到1978年,羊拉乡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712马力,其中耕作机械动力55马力,农用拖拉机4台,91马力,柴油机36台,310马力。

德钦县羊拉乡土肥科技工作的成果及农业机械发展情况

一、土肥运用及推广

羊拉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开垦宜农耕地、巩固已有耕地、施用农家肥为主。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1964年为了广积肥料,大量发动群众,掀起积肥高潮。1966年,为了完成积肥任务,采取砍刺叶、拉松毛、烧灶、修厕所、拉山茎土、捡肥等措施来广开肥源。充分利用闲牛闲马,投入积肥,提高工效。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县农技站为技术骨干,在州农业土肥机构的指导下,羊拉乡积极配合土壤资源普查、土壤改良、中低产田改造、绿肥种植、肥料新技术推广等土肥科技工作。1959年,德钦县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羊拉乡积极配合采样。1985年至1987年,德钦县进行了第二次土壤普查,羊拉乡积极配合采样,出版《德钦土壤》书籍,收集了典型土壤标本盒300个。1988年,完成了德钦县硼、锌、钼、锰、铜五个微量元素的调查,在羊拉乡选取了5个点进行了采样,相关微量元素含量都比较高,适合农业发展。1990年,微量元素调查成果资料归入《迪庆土壤》一书。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肥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继续施用农家肥,推广各种化肥的同时,大力推广微肥、稀土、菌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新型肥料。在农用地膜使用上,1990年地膜使用量达5303公斤;1991年,地膜使用量达8.35吨;1992年,地膜使用量达3.6吨。

表3-1-28 1961年羊拉乡各村现有肥料统计表 单位:揹

表3-1-29 1989年至1995年氮肥使用情况统计 单位:吨

二、良种示范与推广

羊拉乡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来源于本地土生土长的品种,但也在不断引进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1965年,引进外来小麦良种4333.5斤,种植111亩,引进外来绿肥良种240斤,种植113亩,种植当地野生绿肥374亩,外来绿肥良种种植节令一般比当地品种早,能够适时播种。为了推广先进种植技术,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开始种植样板田、试验田509亩,羊拉乡引进了种植节令的试验、29亩。1970年,为了做好大春作物良种选留工作,大搞科学种田,各地大量种植了各种作物良种,做好去杂保纯工作,提高良种纯度,在确定的田块内,留种的不要机械脱粒。建立健全各种作物选种留种制度,改变过去自选、自留、自用选种方式,坚持良种年年选,提高种性,防止良种退化。1978—1985年,德钦县农技站羊拉农技点,高海拔地区试种包谷单交种获高产,获得州政府推广三等奖。1989年,德钦县农推所、羊拉、佛山、奔子栏乡农技站,推广新技术使得全县粮食获增产,获得省农牧渔业厅推广三等奖。

三、农业机械化(www.xing528.com)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羊拉乡由于交通条件差,长期封闭性,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引进一部分农用机械。而在此之前,基本都是通过对原有农用工具进行改良来提高生产率。1959年,通过工具改革,形成了挖溜遭20个、二牛抬杆231件、角锥砍刀18个、小推车18个、插播机22个、大犁头12个、耙13个、板锄373把、条锄420把的可使用农具规模。1964年,通过改良工具,逐步换去落后的生产工具,把小金牙齿的犁头换成大犁头,犁头拥有量达26个,修复40个,并在此基础上继续逐步增修,逐步改良。1977年,在农业机械总动力中,规吾村动力最多,其他依次为羊拉村、茂顶村,最少的是甲功村。直到1978年,羊拉乡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机械总动力712马力,其中耕作机械动力55马力,农用拖拉机4台,91马力,柴油机36台,310马力。通过改良和新材料使用,农业工具种类有:

锄头:分尖嘴锄和平头锄,尖嘴锄有大小之分,根据用途,名称也不一样,大尖嘴锄(藏语称“究”),用于挖根茎大的杂草及小量挖掘。小尖嘴锄(藏语称“具拉”),用于除长在庄稼或菜地中的杂草。平头锄(藏语称“加沙”)用于挖较松软的土,也适用于把土肥泡进篮子里。

大崩:是用来打青稞、小麦、荞麦的工具,由两根木棍和一个轴组成。手握的一根粗而短,以方便手握,头有孔,置轴接另一个甩木,甩木就横击在晒场的小麦、青稞、荞麦头,分离出粒。在劳作时,对位站成两排,成对面或呈直角排列将晒干的青稞、小麦头铺在打麦场上,一起一伏,直到完全脱壳。

砍刀:有平头砍刀和弯头砍刀,弯头砍刀(藏语称“子仁”)用于积肥时砍枝以及除田间的杂草,也用于除去道路两边的杂草或带刺的灌枝,平头砍刀(藏语称“硕拥”)用于砍较直的树和猪食等。

然巴:用来灌溉农田的工具,用细木做手把,另一头安装有一块双尖头的灌木块用于引水。由于羊拉地势起伏大,习惯将田分成许多块,呈长方形,大小一般看田地的斜度,斜度大的一般分成小块的,斜度小的可以分得大一些。“然巴”即使用又轻便,是藏民田间劳动时不可缺少的农具之一。

犁(藏语称“通巴”):由犁头和犁架组成,犁头为铁铸,大部分是工匠自己浇铸的,也有从商店买来的,用两头牛架犁耕田翻地,直到整块田翻完。

锯齿镰(藏语俗称“数拉”):用于收割玉米、青稞、小麦、荞麦等以及割猪食用,羊拉大部分妇女也用来防身

架耙:是用来分离青稞、小麦头和杆用的,大部分是木制的,是一种齿口朝天塔成的固定架子,收割来的小麦、青稞头放在耙齿一面,人在另一面用力一拉,轻松地分离出小麦、青稞的杆和粒,一般有两个人作业样式,也有一人工作业样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