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钦县羊拉乡教育发展成果及实施措施概述

德钦县羊拉乡教育发展成果及实施措施概述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羊拉乡高度重视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同年7月,全区开展扫盲运动,举办业余夜校班19个,共有学员325人。1980年,各小学按省教育厅有关要求逐步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2003年,羊拉乡落实了百名“一师一校”教师的艰苦津贴及中学校长津贴,中小学生享受免教科书、免学杂费、免学习用具的“三免费”待遇。2015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过千促组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茂顶村学前教育正式启动,解决了13个适龄儿童学前教育问题。

德钦县羊拉乡教育发展成果及实施措施概述

羊拉乡高度重视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改变乡村贫困和教育落后面貌,乡委、乡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和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实施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

1965年,在学校教育中,全区加强了思想教育,开展了学雷锋、学王杰活动。同年7月,全区开展扫盲运动,举办业余夜校班19个,共有学员325人。为继续扩大扫盲范围,1966年4月开始,将扫盲工作扩展到邮政系统以外,要求利用两年半的时间在青年中扫除文盲,青年村民到1968年底要能够识100个字以上,1969年底达到150字以上。为配合村民扫盲,按照“乡乡有文化室”和“15户以上村社建立文化室”的上级要求,在1966至1968年间完成了文化室的建设,大力开展扫盲运动,普及扫盲班,从而使80%的青少年实现了扫盲,基本做到了“四会”。以茂顶乡南仁合作社为例,1967年开始,在青年中进行扫盲,1968年完成并巩固提高,办文化俱乐部一个。1969至1970年,开始在壮年中开展扫盲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扫盲和学校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70年,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中小学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羊拉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1980年,各小学按省教育厅有关要求逐步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1981年,羊拉区6岁及6岁以上人口数5323人,大学毕业3人,高中94人,初中273人,小学1176人。6~11岁人群中文盲半文盲仅有636人。1985年,为避免产生“新文盲”,加快普及教育,羊拉区根据当地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办学,在33所学校中分别设“简易晚班”,招适龄儿童和12~15周岁的少年儿童,设语文常识用汉字2500个,数学会算整数四则运算,通过考核合格给予毕业,以此来解决白班入学确有困难的适龄儿童入学问题。

1993年9月,实施“六三”学制改革,开始使用“九义教育”课程教材,确定了2000年实现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任务目标,执行迪庆藏族自治州“中、小学校免收残疾子女和残疾儿童学杂费”的优免政策。

2000年,羊拉乡实现了“基本普及六年义务制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同年8月通过了省级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验收。据2000年全县对6岁及6岁以上人口文化程度的统计:羊拉乡共有6岁及6岁以上人口数5839人,未上过学2877人,扫盲班18人,小学2389人,初中380人,高中54人,中专108人,大学专科12人,大学本科1人,研究生0人。

2002年,德钦县被列为“少小民族重点扶持对象”,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教育。同时全面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3年,羊拉乡落实了百名“一师一校”教师的艰苦津贴及中学校长津贴,中小学生享受免教科书、免学杂费、免学习用具的“三免费”待遇。

2004年,全面实施的《德钦县关于贯彻<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接话>实施意见》,坚持以全面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目标任务,加大了“普九”攻坚措施力度。(www.xing528.com)

2010年,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跨乡镇区域集中办小学,乡镇办寄宿制或走读制学前班”的办学思路,全乡所有小学学生迁移至德钦县第二小学。

2015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过千促组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茂顶村学前教育正式启动,解决了13个适龄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并实施高原游牧民子女生活补贴、两免一补的教育惠民政策。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1979年10月,羊拉区政府召开了“以教学为重心、提高教学”的检查教学质量会,传达贯彻了中小学政治思想工作会议和一年级语文“双基”教学研究会精神,学习了“范玉英、金碧岑”的识字教学经验,交流了所在校区的典型经验,为进一步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校区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对各所学校试行积分制考核,在学年结束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入学率达40%计27分,合格率达70%计30分,巩固率达90%计15分,全年出勤率280天计28分,共计分100分。以上措施,增强了责任感和事业心,呈现了钻业务、钻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1984年,羊拉乡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较低,参加全州考试的36人中,80分以上仅有2人,60~70分的有11人,其余均在50分以下。针对这一情况,羊拉校区采取送出去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当年送出去学习共45人,占教师总数的84%,其余教师采用短期20天的时间进行培训,开展集体学习。同时,采取小组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4个乡分别成立业务辅导小组,每月用两天时间在大队完小集中辅导。这次教师集中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对新教材进行辅导,帮助教师过好教材关。通过培训,教师们初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业务素质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搞好教学的信心更加倍。在当年开展的两次考核中,高段语文合格5人,数学合格5人;低段语文合格23人,数学合格28人;两门均合格不需要再进行考核的共20人,占应考教师的52.6%。有的同志为了自测小学教师应掌握的实际水平有多少,同时参加了高低段语、数四门课的考核,有两位教师四门同时合格。

2002年,对全区23个新教师开办“继续教育培训班”,完成“三沟通”学业,合格率达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