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阳白云区工业发展成果

贵阳白云区工业发展成果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全省重要工业区域,白云区承载50余年工业发展历史,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日趋于成熟,铝及铝加工、新材料等产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借助区域内中国铝业公司贵州分公司年产120万吨氧化铝和43万吨电解铝的基地,白云区在贵州白云经济开发区“沙都片区”范围内规划建设“贵阳白云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区(基地)”,以在产业链上移的方法,巩固保留原有的产业优势,还腾挪出发展空间,为城市化留出新的天地。

贵阳白云区工业发展成果

由于贵阳市空间布局出现与新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2001年贵阳作出扩城部署。扩城后的北部工业新城规划向白云区、修文、开阳、息烽县方向发展。白云区因此受益成为重要的发展承接点。作为全省重要工业区域,白云区承载50余年工业发展历史,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日趋于成熟,铝及铝加工新材料等产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

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向白云区进行扩区调位后,规划的17平方公里的面积主要用于发展航空航天和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是贵州省政府“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产业园区之一。白云区具有铝及铝加工产业和新材料发展的深厚基础,是实现资源就地转化的重要区域,围绕高新区发展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在高强度铝合金铝镁合金、铜铝合金、复合工程材料、电子材料等方面易于形成产业研发生产集聚区,最适宜为高新区产业发展做好配套和互补。(www.xing528.com)

2007年,贵阳市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2009年国家环保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白云区原有的工业布局面临调整。这是问题,也一样存在机会。借助区域内中国铝业公司贵州分公司年产120万吨氧化铝和43万吨电解铝基地,白云区在贵州白云经济开发区“沙都片区”范围内规划建设“贵阳白云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区(基地)”,以在产业链上移的方法,巩固保留原有的产业优势,还腾挪出发展空间,为城市化留出新的天地。在白云经济开发区“艳麦片区”范围内规划建设“白云西部环保生态科技产业园”。同时,依托“国家级贵阳新材料创新基地”——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借助贵州省科技厅和贵州省科学院在白云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设立的“贵州省新材料创新中心”开展新材料研发与生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