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鉴赏:揭示审美心理过程

美术鉴赏:揭示审美心理过程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术鉴赏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是鉴赏者肯定自己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一般将美术鉴赏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和画面的色彩、笔触等种种形式语言,也都是鉴赏者在鉴赏作品的初始阶段所感受到的。鉴赏主体只有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换为具体的美术形象,才能在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之间建立起感知通道,真正地进行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揭示审美心理过程

美术鉴赏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是鉴赏者肯定自己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总是有一个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即从感知作品的外在形式开始,逐步过渡到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一般将美术鉴赏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感知接受

感知是从审美注意开始的,审美注意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在审美对象上的集中和停留。审美注意常常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本身,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艺术对外表达的“语言”。鉴赏主体首先是接受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种种信息,并在解析这些信息中把握其内容。鉴赏者一接触作品,其视觉感官便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刺激,同时感知其形态特征及含义。美术鉴赏必须由鉴赏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鉴赏客体的形象。只有在感知到鉴赏客体所蕴含的形象之后,鉴赏主体的各种心理机制才能被调动起来,美术鉴赏才能形成。美术鉴赏主体有时首先接触的不是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而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如作品的大小、色彩、线条、光影、描绘的对象等。例如,当我们在鉴赏柯勒惠支的美术作品《反抗》时,首先感知到的是画面上两个大三角形之间的力的图式,即作为背景的、处在画面左方的年老妇女形象,构成了一个与画面垂直的三角形,从画面右侧向左侧前进的一组工人形象则构成了与画面平行的另一个三角形。完形心理学家认为,接收者对作品外在形式的感知全部是散乱的,而艺术家则通过创作使接收者对作品有了完整和有序的认知,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是按照审美直觉模式进行的,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和画面的色彩、笔触等种种形式语言,也都是鉴赏者在鉴赏作品的初始阶段所感受到的。所以,美术鉴赏者只能从感受形象开始。在由部分到整体、再由整体到部分的反复观照中,通过想象产生艺术形象的感知。鉴赏主体只有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换为具体的美术形象,才能在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之间建立起感知通道,真正地进行美术鉴赏。

2.体验玩味

美术鉴赏主体在感受艺术作品形象之后,就要对作品形象的具体性、审美性和典型性在头脑中进行反复审查、联想比较、体验玩味,逐步理解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然后才能真正领悟其中隐含的思想意蕴、感情色彩和美妙意境,使主、客体在鉴赏中达到“共鸣”的状态。

当鉴赏者对作品有了初始的感知后,他的注意力就有了相应的方向,与此同时,他对将要接受鉴赏的美术作品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审美期待。首先,在期待中,鉴赏者会根据已有的美术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对其各个方面,如风格、含义等进行猜测,并细细揣摩,仔细品味。通过这种揣摩与品味,鉴赏者不仅把握了美术形象外在的感性表现形式,而且透过这种感性表现形式,还能够把握到其内在的意蕴,从而与美术形象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得到精神的满足与情感的愉悦,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谓“共鸣”,就是指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的过程中,鉴赏者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相交融,产生忘我的境界。正是创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强烈地震撼和打动了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发生了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因此,体验玩味阶段是鉴赏者全面地深入作品,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达到强烈情感体验的过程。但要进入美术鉴赏的最高境界,还需要进入鉴赏过程的第三阶段。(www.xing528.com)

3.领悟升华

领悟阶段是鉴赏主体在知觉感受与审美体验基础上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随着对作品审美理解的深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和思维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鉴赏主体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在想象中丰富和扩展艺术形象,发现艺术创造者所不曾发现的内容。鉴赏主体在刹那间完成了对艺术品深层次的领悟和把握,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实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在美术鉴赏的体验玩味阶段,鉴赏主体虽然要对美术形象的内蕴有一定的把握,但这种把握还只局限于形象本身,而且更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达到对美术形象的完整把握,进入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鉴赏者必须跳出形象本身的范围,从一个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对形象的内蕴和它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等进行更深入的、理性的把握与领悟。19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第二种艺术,只有一种艺术,其基础是永恒的美和自然。凡否认这个观点而进行探索的人,注定要以失败的形象证明他的错误。”可见艺术作品中展现出的“意味”是何其丰富和深邃。所以,鉴赏者不仅要通过美术作品领悟到美的境界,而且能将艺术的体验层次上升到艺术的超验层次,领悟到作品中深层的意蕴。因此,在美术鉴赏中,只有准确把握住鉴赏对象的本身特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美术鉴赏活动不断深化与提高,获得应有的美感。

美术鉴赏的三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界限分明的,而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直至整个鉴赏过程的完成。从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互动的角度看,美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接受者与作品双向交流的过程。接受者不停地阅读作品,不停地体味思索,又不停地回到作品中去修正自己体味思索所获得的结果,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美术鉴赏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依次是接受感知、体验玩味和领悟升华,这与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境界是感知作品的概貌和形式,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孜孜以求,体验感悟作品的内涵,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顿悟,领悟到作品中深层的意蕴,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达到最高的境界,需要具有足够的艺术知识储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