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赤斑羚奔跑之谜:揭秘加拉白垒峰

赤斑羚奔跑之谜:揭秘加拉白垒峰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赤斑羚的现身给了摄影师们极大的信心。他们决定将营地扎在加拉白垒峰脚下,准备第二天进一步深入大峡谷。羚牛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食草牛科动物。羚牛体型雄健,性情凶悍,数量稀少,中国仅存数千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九色鸟已知数量不足1000只,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加拉白垒峰北麓海拔4200米左右的地域,能捕捉到它们的身影十分不易。

赤斑羚奔跑之谜:揭秘加拉白垒峰

在这远离城市的世外桃源中,有一群人在镜头内讲述着中国的生态故事,在照片外展现着对于生态保护的思考,他们的工作叫作生态摄影。生态摄影是一种能够将艺术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的摄影类型。从2010年秋季开始至今,一群生态摄影师组成的调查小组,已经四次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进行考察,他们使用快速影像记录的调查方法,将这里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呈现给全世界,为生物科学界提供了丰富的影像研究材料。

藏东南的深秋,是生态摄影师接近大型动物的好时机。由于此时高处的草甸和林带已经枯萎,大型动物一般会垂直迁移到较低海拔的地区寻找食物。摄影师们再次向着雅鲁藏布出发了,大峡谷两侧是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此次要考察的是加拉白垒峰的北麓。摄影师们渡过平缓的流段,略过山脚的秀丽和柔美,向遍布危险的深谷激流和悬崖峭壁进发。

两亿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凌乱的石块是造山运动留下的痕迹。作为地球上最年轻的土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因为地形险恶,人类很少涉足。而大自然格外的恩惠,使这里不会缺少生命的迹象。探寻中,一抹红色的身影闪入了大家的镜头——赤斑羚!

赤斑羚又叫红山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品种。20世纪80年代只存留不到2000只,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赤斑羚是典型的林栖动物,随季节迁移在海拔1500米到40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的林间。赤斑羚喜欢在山势险峻、水急林密的陡坡上活动,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它们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

隔岸守候了一个下午,摄影师记录下了这种珍稀动物的活动影像。动物摄影师徐建在陡峭的悬崖上拍摄到两只赤斑羚——妈妈在给幼崽喂奶。他略显兴奋地介绍道:“那座悬崖的角度可能有70度,非常陡,但是赤斑羚能够待得住。它们最典型的生活区域就是在这样陡峭的崖壁上。”

赤斑羚的现身给了摄影师们极大的信心。他们决定将营地扎在加拉白垒峰脚下,准备第二天进一步深入大峡谷。越是艰险的地方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深秋的寒气刺骨,随着温度降低,空气变得更加稀薄,但丝毫没有影响这里繁茂自由的生命活力。只要耐心守候,就会发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出所料,在第二天行进的路上,摄影师董磊发现了羚牛的粪便和足迹

羚牛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食草牛科动物。这种既像牛又像羊的珍稀动物,春夏生活在高海拔地带,秋冬迁移至人迹罕至的峡谷深处,因此很难与人类相遇。这次获得的清晰影像,将让人们有机会仔细欣赏它们矫健的身姿。(www.xing528.com)

羚牛喜群居,每群约二三十头,多的有五十来头。羚牛体型雄健,性情凶悍,数量稀少,中国仅存数千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分为四个亚种: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秦岭羚牛。由于产地和品种不同,毛色由南向北逐渐变浅。摄影师董磊介绍道:“秦岭羚牛是金色的,四川羚牛就比较灰黑一点。但是我们拍到的这个亚种应该是不丹亚种,你看它的头、屁股、四肢都非常黑,我也是第一次见。”

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从峡谷深处返回的途中,人们迎来了入秋后的第一场雪。曾经勃发的植物变得枯萎和凋零,但这给摄影师们制造了开阔的视野,让他们用镜头成功地捕捉到了珍贵的棕尾虹雉。

生命桥梁野生动物通道

青藏高原地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为了在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好野生动物,经过多年探索,人们开发了野生动物通道。比如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比较频繁的野生动物大约有14种。种类不算太多,但数量很多,而且大都是只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铁路的建设,对这些野生动物的活动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具有长途迁徙习性的羚羊。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时,藏羚羊对通道已经非常熟悉,大多数个体仅用半天就可顺利通过。现在,每年穿越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到卓乃湖产羔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达3万只以上。在火车上观看藏羚羊群,已成为青藏铁路沿线的独特风景

棕尾虹雉又名九色鸟,是雉科虹雉属的一种,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尼泊尔等地,是尼泊尔的国鸟。九色鸟非常美丽,尤其是色彩绚丽的雄鸟,头顶有一簇特别长的蓝绿色羽冠,如同丝绒一般,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九色鸟生活在海拔2500—4500米终年被云雾笼罩着的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和杜鹃灌丛之中,主要食物是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嫩枝、块根、果实和种子等。

目前,九色鸟已知数量不足1000只,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加拉白垒峰北麓海拔4200米左右的地域,能捕捉到它们的身影十分不易。大自然留给生态摄影师的机会,往往都在转瞬之间。镜头定格的背后,是他们多年深入野外的观察经验、对所拍物种的熟悉认知以及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历程。生态摄影首先要求拍摄者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知识,这样才能捕捉到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拍摄者还必须善于与大自然打交道。拍摄常常是在原始森林、荒郊野岭中,摄影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蚊虫叮咬、野兽出没、迷路和恶劣天气等。同时,还需要拍摄者有过硬的摄影基本功。机会来了的一瞬间,根本无法预料动物从哪个方向出现或者哪里是最佳的拍摄角度,背景、光线等因素都不可预设,所以拍摄者必须对拍摄对象有预判能力,才能够抓住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董磊他们拍下了珍贵的影像。

这一次,摄影师们从加拉白垒峰脚下的峡谷底部,一直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入口处,在海拔2500—5000米的区域内,进行了大约一个月的考察。风餐露宿的辛苦换回了丰硕的成果,他们记录下800多种野生动物的影像资料,其中不乏珍稀品种。各种动物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