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步构建制糖、建材主导的工业格局

初步构建制糖、建材主导的工业格局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县委、县政府针对国内国际市场对糖类的需求和县内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决定依靠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制糖、建材工业,鼓励有能力的乡镇、村开办砖瓦厂,以此推动全县工业发展。两家糖厂生产的“蝶花牌”“嘉圩牌”白砂糖被评为部优产品。

初步构建制糖、建材主导的工业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县委、县政府针对国内国际市场对糖类的需求和县内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决定依靠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制糖、建材工业,鼓励有能力的乡镇、村开办砖瓦厂,以此推动全县工业发展。1980年后,国家投资960.55万元,相继建成县罐头食品厂、果脯厂,浪湾华侨农场淀粉厂、砖厂,以及南宁地区凤凰山林场木材加工厂等。

1991年12月,国家“八五”计划项目、自治区“八五”计划重点项目、总投资7200万元、日榨甘蔗2000吨的南圩糖厂动工兴建,次年12月建成投产(何宏生 摄)(www.xing528.com)

1986—199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下,全县掀起了一股加速发展制糖、建材、化工电力、食品加工工业的热潮。制糖方面,1989年县糖厂投资1192万元进行改扩建,使日榨能力提高到1500吨;1991年12月,国家“八五”计划项目、自治区“八五”计划重点项目、总投资7200万元、日榨甘蔗2000吨的南圩糖厂动工兴建,1992年12月正式建成投产。1994年,县制糖工业总产值12699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2%;白砂糖产量41809吨,赤砂糖产量1606吨,上缴税金2607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4.56倍、12.62%和15.5倍。两家糖厂生产的“蝶花牌”“嘉圩牌”白砂糖被评为部优产品。建材方面,全县新建和扩建了隆安县水泥厂、保湾水泥厂、育英水泥厂以及隆安县砖瓦厂、杨湾砖厂、雁江砖厂、南圩砖厂等骨干企业。1994年,县水泥厂总产量达到67716吨,工业产值达到988万元,上缴税金45万元。县砖瓦厂生产红砖1879.35万块,工业产值169万元,上缴税金20.60万元。其他砖厂共生产红砖2469万块,经济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化工工业方面,县氮肥厂得到了扩建和改建,1994年碳酸氢铵产量达到29808吨;以生产松香为主的县林化厂1991年底建成投产。电力方面,1994年全县完成发电量912.14万千瓦时,供电量5730万千瓦时,售电量5207万千瓦时。食品加工业方面,有县罐头厂、浪湾华侨农场淀粉厂和县酒厂等骨干企业,1994年生产木薯淀粉5007吨,饮料及酒类3299吨。印刷、机械制造、蚕丝加工、采矿业等也有新的起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