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BIM技术创建F1外墙

使用BIM技术创建F1外墙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25.按照图3-1-3所示,设置F1外墙材质。

使用BIM技术创建F1外墙

3.1.1.1 定义F1外墙属性

1.打开上章绘制完成的“2.1标高轴网”项目文件,点击图标另存,文件命名为“3.1.1 F1外墙”,将软件操作页面调整为习惯绘图界面,切换至F1楼层平面视图。

2.单击【建筑选项卡【构建】面板的【墙】工具下拉列表,在列表中选择“墙:建筑”工具,进入建筑墙体的“修改|放置墙”界面。

3.单击【属性】面板的【编辑类型】按钮,进入“类型属性”对话框。如图3-1-1所示,单击“族”下拉列表,注意当前列表中有3种族,设置当前族为“系统族:基本墙”,设置当前类型为“常规-180 mm”。单击“复制”按钮,在“名称”对话框中输入“教工之家-Fl外墙”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类型属性”对话框。

图3-1-1

提示:在Revit Architecture中,族名称、族类型名称、属性和类型属性均为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在创建BIM模型时,统一、规范的命名,便于后期BIM信息管理,更便于工程量的统计。

4.如图3-1-2所示,确认“类型属性”对话框墙的“类型参数”列表中的“功能”为“外部”,单击“结构”参数后的“编辑”按钮,进入“编辑部件”对话框。

图3-1-2

5.按照图3-1-3所示,设置F1外墙材质。如图3-1-4所示,默认墙包括一个厚度为“180.0”的结构层,材质为“砌体-普通砖”。单击“编辑部件”对话框中的“插入”按钮一次,添加一个新层,新插入的层的默认功能为“结构[1]”,厚度为“0.0”,如图3-1-4所示。单击“向上”命令,向上移动该层直到该层编号为“1”,即置于核心边界上层,修改该层的“厚度”为“10.0”,单击修改该行“功能”,在下拉列表中选择“面层2[5]”,如图3-1-5所示。

图3-1-3

图3-1-4

图3-1-5

提示:墙部件定义中的“层”用于表示墙体的构造层次,定义的墙结构列表从上(外部边)到下(内部边)代表墙构造从“外”到“内”的顺序。

6.单击第1行“面层2[5]”右侧“材质”单元格,出现浏览按钮,单击,进入“材质浏览器”的默认对话框,在搜索栏输入“瓷砖”,在搜索结果中选择“瓷砖,机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得到新瓷砖类型“瓷砖,机制(1)”,名称呈蓝色高亮显示,将其重命名为“教工之家-F1外墙黄色瓷砖”,如图3-1-6所示。

图3-1-6

7.单击“教工之家-外墙黄色瓷砖”材质【图形】下【着色】中的【颜色】色块,在弹出的“颜色”对话框中修改,按图3-1-7所示,修改颜色RGB数值,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材质浏览器”。

图3-1-7

8.单击【图形】下的【表面填充图案】中的【填充图案】,进入“填充样式”对话框,按图3-1-8所示,确认“填充图案类型”为“模型”,选择“填充图案”为“正方形250 mm”,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材质浏览器”。

图3-1-8

9.单击【图形】下的【截面填充图案】中的【填充图案】,进入“填充样式”对话框,按图3-1-9所示,确认“填充图案类型”为“绘图”,选择“填充图案”为“垂直-1.5 mm”,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材质浏览器”。

图3-1-9

提示:填充图案类型分为模型和绘图两种。模型填充图案和视图显示与视图比例无关,而绘图填充图案随当前视图比例变化而变化,可保证打印时填充图案的间距保持一致。

10.按图3-1-10所示,确认“教工之家-F1外墙黄色瓷砖”材质图形显示效果,单击“确定”返回“编辑部件”对话框,完成外墙“面层”瓷砖的材质编辑。

图3-1-10

11.再次单击“编辑部件”对话框中的“插入”按钮,添加一层新的构造层,通过“向上”或“向下”命令使该层编号为“2”,即置于面层下,修改该层的“厚度”为“20.0”;单击修改该行“功能”,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衬底[2]”;单击材质单元格的按钮,进入“材质浏览器”对话框,在搜索栏输入“水泥砂浆”,在搜索结果中选择“水泥砂浆”,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修改复制后的材质为“教工之家-墙体水泥砂浆”,确认其“图形”模式的着色、表面填充图案和截面填充图案,如图3-1-11所示,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编辑部件”对话框。

图3-1-11

提示:在材质浏览器中选择材质时,需要先复制当前材质,再对复制好的材质进行修改,便于保留系统族里默认材质的类别。

12.再次单击“插入”按钮,添加一层新的构造层,单击“向下”按钮使该层编号为“6”,修改“厚度”为“10.0”,单击修改该行“功能”,在下拉列表中选择“面层2[5]”,打开该行“材质浏览器”,搜索“涂料”,复制“涂料-白色”,名称改为“教工之家-内墙白色涂料”,设置着色颜色为“白色”,表面填充图案为“无”,截面填充图案为“沙-密实”,颜色均为“黑色”,如图3-1-12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编辑部件”对话框。

图3-1-12

13.单击“编辑部件”对话框左下角的“预览”按钮,确认“预览”对话框“视图”为“楼层平面”视图,对照确认各构造层的截面显示图例,如图3-1-13所示。

图3-1-13

14.单击“编辑部件”对话框的“确定”按钮,返回“类型属性”对话框,注意此时墙体总厚度为220 mm。单击“确定”按钮,退出“类型属性”对话框,完成墙的属性定义,返回墙绘制状态,此时【属性】面板当前墙类型自动切换为“教工之家-F1外墙”。

3.1.1.2 绘制F1外墙(www.xing528.com)

1.确认当前视图为F1楼层平面视图,确认界面处于“修改|放置墙”状态,设置“绘制”面板中的绘制方式为“直线”

2.如图3-1-14所示,设置选项栏中的墙“高度”为“F2”;设置墙“定位线”为“核心面:外部”;勾选“链”,将连续绘制墙;设置“偏移量”为“0.0”。

图3-1-14

图3-1-15

3.将鼠标移至绘图区域,鼠标指针变为绘制状态。通过鼠标滚轴缩放视图至适当比例,将鼠标指针放至A轴与1轴交点,待软件自动捕捉两轴线交点时,A轴和1轴会变为蓝色线条,单击鼠标左键,作为F1外墙的起点,沿1轴向上移动鼠标指针至C轴与1轴交点位置后单击鼠标左键,继续沿C轴向右移动,至C轴与2轴交点处单击鼠标,沿2轴向上移动,捕捉到D轴和2轴交点时单击鼠标左键,沿D轴向右移动,捕捉到D轴和4轴交点时单击鼠标左键,沿4轴向下移动,捕捉到4轴与C轴交点时单击鼠标左键,沿C轴向右移动,捕捉到C轴和7轴交点时单击鼠标左键,沿7轴向下移动,至A轴时单击鼠标左键后,沿A轴向左移动,捕捉到A轴和2轴交点时单击鼠标左键,完成F1层外墙绘制,按键盘Esc键2次,退出墙绘制模式,完成F1外墙绘制,如图3-1-16所示。

图3-1-16

提示:单个图元绘制完成后,单击键盘Esc键1次,退出当前操作步骤,但仍停留在当前命令;若按键盘Esc键2次,即退出当前命令。

4.单击【项目浏览器】中【三维视图】的“3D”按钮或者单击快速访问栏的图标,可以切换至三维模型,切换视图底部视图控制栏中视觉样式显示模式为“着色”,可看到完成的F1外墙的3D效果,如图3-1-17所示。

图3-1-17

3.1.1.3 编辑F1外墙

1.双击【项目浏览器】中【楼层平面】的“F1”,切换至F1平面视图,单击【建筑】选项卡【工作平面】面板的【参照平面】工具,进入“修改|放置参照平面”选项卡,默认“直线”绘制,鼠标指针移至绘图区域,在B轴与7轴交线处沿B轴方向上下各绘制一段水平参照平面,并分别命名为“1”“2”,调整参照平面,与B轴距离均为1400.0,如图3-1-18所示。

图3-1-18

编辑F1外墙

提示:参照平面不能在三维视图模式下创建。

小技巧:绘制参照平面的同时按住键盘Shift键,可以约束绘制方向为正交。

2.单击【墙:建筑】进入建筑墙体的“修改|放置墙”界面,确认【属性】面板中当前墙体为“教工之家-F1外墙”。确认选项栏中“定位线”为“核心面:外部”,单击B轴上部参照平面墙体的外核心边界线,向左绘制墙体时,输入数字“400”,完成一段400长的墙体,按键盘Esc键2次,退出当前命令。选中绘制的这段墙体,选项卡会自动切换至“修改|墙”界面。

3.单击【修改】面板的“镜像-拾取轴”命令,单击绘图区域的B轴,将墙体镜像至参照平面2上,按键盘Esc键1次,退出当前操作;单击【修改】面板的“拆分图元”命令,将鼠标指针移至7轴墙体的2段参照平面处,单击墙体一次,将墙体分为两段,按键盘Esc键一次退出当前操作;单击【修改】面板的“修剪/延伸为角”命令,完成墙体修剪。

4.再次选择“教工之家-F1外墙”,进入建筑墙体的“修改|放置墙”界面,确认选项栏中“定位线”为“核心面:内部”,捕捉参照平面1墙体的上核心边界线,按住键盘Shift键,向下绘制至参照平面2墙体处,单击左键,按键盘Esc键2次,退出当前命令,完成7轴外墙凹凸造型绘制,如图3-1-19所示。

图3-1-19

5.双击【项目浏览器】中【楼层平面】的“F1”,将视图切换至F1平面视图。将鼠标指针移至任一段外墙处时,指针处外墙将呈蓝色高亮显示,单击键盘Tab键,绘图区域将高亮显示与该墙相连的所有外墙,单击鼠标左键,选择F1所有外墙。F1外墙的三维视图如图3-1-20所示,保存该项目文件,完成F1外墙绘制。

图3-1-20

在Revit Architecture中,可以通过选择【绘制】面板中的矩形、多边形、弧形等绘制方式,绘制不同形式的墙体,可参照下述案例进行学习

(1)选择“教工之家-项目样本”新建一个项目,切换视图至“标高1”楼层平面视图。

(2)选择【构建】面板的【墙:建筑】,进入建筑墙体的“修改|放置墙”界面,修改选项栏的“高度”为“标高2”,修改“定位线”为“核心层中心线”,勾选“链”,确认【绘制】面板选择矩形绘制命令,在绘图区域可以一次绘制出四道围成封闭矩形的墙体。

(3)切换【绘制】面板命令为“起点-终点-半径弧”,可以在绘图区域随机拾取起点和终点,生成不同弧度的弧形墙。

(4)编辑墙体轮廓。

①选择一段绘制好的直形墙,会自动进入“修改|墙”选项卡,单击【模式】面板中的“编辑轮廓”,如果是在平面视图下进行“编辑轮廓”操作,此时会弹出“转到视图”对话框,选择立面视图或三维视图进行操作,进入该墙体轮廓的编辑模式。

编辑墙体轮廓

提示:编辑模式下,墙体轮廓为一条连续闭合、不重复、不交叉、不断开的紫红色线框。

②在立面或三维视图下,如图3-1-21所示,利用不同的绘制方式,绘制所需形状,修剪轮廓线可用“修改|墙>编辑轮廓”下【修改】面板的命令,通过不同修改命令完成轮廓线的编辑。

图3-1-21

可以通过切换【绘制】面板中的不同绘制命令,完成如图3-1-22所示墙体轮廓的编辑。

图3-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