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设计中的广告创作与色彩设计

艺术设计中的广告创作与色彩设计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件广告设计作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在广告设计之前,应对广告色彩设计的特性有所认识,才能表达有效、共鸣的设计诉求。因此广告设计的色彩考虑,必须掌握消费心理,针对季节、节令的色彩氛围来展开色彩设计。因此,在广告设计中,善于运用色彩的隐喻性表现企业的理念与文化,已成为色彩设计在广告表现中的重要使命。

艺术设计中的广告创作与色彩设计

(一)广告设计中的色彩作用

广告是企业、厂商对消费大众告知企业信息与产品特质的直接手段,更是市场营销的催化剂。尤其在生产技术、制造成本日渐趋于同质化的时代,广告促销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长。因此,各大企业在选择广告代理商时,均持严谨、慎重的态度,甚至采用招标比对的方式来定选,可见各大企业对广告策划的重视。色彩是研究设计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设计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广告设计中,除了利用色彩象征性地表达特定的主题外,更重要的是利用色彩的相互配合,创造出适于表达广告主题本身特点的完美的艺术效果。

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在现代广告设计构成的诸多要素中,在视觉意义上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一件广告设计作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完美的色彩影响人们的感知、记忆、联想情感等,产生特定的心理作用,在广告设计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功能价值。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功能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鲜明性

鲜艳亮丽的色彩有助于广告作品发挥增强注意力的价值,使广告作品第一眼就给人留下愉悦的印象

2.认知性

广告作品借助于色彩的各种处理,易于让观众认知识别,有助于创造个性诉求,使观众加深对广告的印象留存。

3.写真性

色彩具有很强的再现客观事物的表现能力,还原产品的本来面目。广告通过色彩画面所反映的产品或服务内容,其真实感比无色彩画面更具信服力,易于发挥广告形象的感染力。

4.情感性

从视觉心理来说,色彩可以诱发人们产生多种情感作用,有助于广告在信息传达中发挥攻心力量,刺激欲求,达到促成销售的目的。

5.审美性

精妙的色彩组合所造成的完美境界,能提供精神上的认知和享受,使人们在了解产品和服务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www.xing528.com)

(二)广告设计中的色彩特性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因素,是广告构成要素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广告设计之前,应对广告色彩设计的特性有所认识,才能表达有效、共鸣的设计诉求。概括起来,广告的色彩设计具有如下的特性:

1.识别性

广告是企业、厂商传达产品和服务信息,沟通市场与消费的桥梁。除了运用图形造型与标题方案以诉求此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之外,还需体现企业自身有关识别系统(CIS)的色彩设计,以提升产品广告效益与企业形象,达到色彩表现与各种传播媒体相融合。

2.诉求性

所有的广告设计均是针对某一诉求重心而采取的传达方式。因此,传达信息的完整与否,就成为广告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估指标。在广告设计的表现方式上,除了图形创意和文案创意之外,还需重视色彩设计对广告诉求重心的表现,以充分发挥视觉传感效应,达到广告诉求的完整效果。

3.竞争性

平面广告设计通常都刊登于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体上,在同一广告媒体中,常出现多种品牌及同业竞争的广告。因此,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应考虑到同业之间所用色彩的表现差异性,并刻意扩大这种差异,以取得自身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区别,增强在同业中的自身形象,提高注意力价值,强化自身的竞争能力。

4.时令性

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及节日活动的兴起,企业、厂商往往会抓住时机投注大量心血(如中秋月饼、春节年货、圣诞礼品等),策划时令性的广告活动,以配合消费需求,促进市场销售。在我国,消费者对节令的感受特别强烈。因此广告设计的色彩考虑,必须掌握消费心理,针对季节、节令的色彩氛围来展开色彩设计。

5.隐喻性

色彩刺激视觉感观,引发生理反应,并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社会的文明规范、自然的事物景观等因素的潜意识影响,赋予色彩不同的具体的联想与象征。因此,在广告设计中,善于运用色彩的隐喻性表现企业的理念与文化,已成为色彩设计在广告表现中的重要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