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敏感性因子选取实验

生态环境敏感性因子选取实验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规划研究区自然生态本底特征分析与关键生态资源的识别,结合数据可获得性与可操作性,选用植被、水域、水源地、地形、农田、自然灾害、建设用地等7大要素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便于GIS进行叠置分析,需要将每一个敏感性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并赋值。

生态环境敏感性因子选取实验

通过对规划研究区自然生态本底特征分析与关键生态资源的识别,结合数据可获得性与可操作性,选用植被、水域、水源地、地形、农田、自然灾害建设用地等7大要素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

为了便于GIS进行叠置分析,需要将每一个敏感性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并赋值。可按敏感性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低敏感性、非敏感性,相应的分别赋值为9、7、5、3、1(表7-3)。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生态因子之间不是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互相影响的,即人类活动对某环境因子不仅产生直接的干扰或破坏,而且还通过此生态因子对其他的生态因子产生间接的干扰或破坏。

表7-3 生态因子及其影响范围所赋属性值

(www.xing528.com)

续表7-3

 说明7-2: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分类

通常采用5分法,即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也有学者采用3分法,即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

美国学者詹姆士·罗伯兹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划分为6个等级:①极端敏感:生态环境因子将承受永久性、不可恢复的影响;②相当敏感:生态环境因子将承受10年以上时间方可恢复的影响,其恢复和重建将非常困难并且代价很高;③一般敏感:生态环境因子将承受4~10年时间方可恢复的影响,其恢复和重建将比较困难并且代价较高;④轻度敏感:生态环境因子将承受4年以内时间方可恢复的影响,其再生、恢复和重建利用天然或人工方法均可以实现;⑤稍微敏感:生态环境因子将承受短时间暂时性的影响,其再生与重建可由人力较容易的实现;⑥毫不敏感:环境因子基本上不受任何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