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建筑形制及院内地势考古研究成果

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建筑形制及院内地势考古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平面概况稷王庙大殿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殿在檐柱和金柱之间形成回廊,回廊三面围合面南开敞,规制不同于副阶周匝。1-3.台明稷王庙的院内地势起伏较大,自戏台向大殿显著升高,大殿台明前的地势亦不平整,露出地势的台明高度大体在30至40厘米左右。

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建筑形制及院内地势考古研究成果

1-1.平面概况

稷王庙大殿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面阔5.01米,次间3.76米,尽间3.80米,通面阔20.11米,通进深12.57米,矩形平面。梁架结构为厅堂造,五铺作六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大殿在檐柱和金柱之间形成回廊,回廊三面围合面南开敞,规制不同于副阶周匝。大殿金柱间地面比回廊地面高29厘米。前檐明间东侧柱为镌大明正德年款的八角蟠龙石柱,其余各柱皆为木柱。前檐檐柱分别衬以三种不同雕饰的覆盆柱础,后檐角柱可见方形石柱础(稷王庙大殿平、立、剖及斗拱等图详见本书第六章)。

1-2.柱础

2010年稷王庙重修前,因前檐西角柱砌于添建的墙垛内,前檐仅可见五方覆盆柱础,自东至西布局为:莲瓣柱础、凤纹柱础、龙纹柱础(上立蟠龙石柱)、龙纹柱础、莲瓣柱础。重修时,施工人员拆除了包砌于西角柱外的墙垛,露出凤纹柱础一方。施工方在加固、调平和归安柱础时,调换了前檐西角柱下凤纹柱础和前檐西梢间东柱下莲瓣柱础的位置,使前檐柱础雕饰布局对称。即前檐明间柱下用龙纹柱础,前檐次梢间柱下用凤纹柱础,前檐东、西角柱下用莲瓣柱础(图3-1-1)。

稷王庙大殿前后檐柱础的形式及尺寸,详见大殿础石现状登记表,此表引用自2010年稷王庙南部工程修缮《工序记录》之《C1-柱基础整修》[1](表3-1-1)。

图3-1-1 稷王庙大殿重修前前檐檐柱下的三种覆盆柱础雕饰:莲瓣、龙纹和凤纹(左图为修缮前,前檐西梢间东柱下的莲瓣柱础,修缮后,该柱础调换至前檐西角柱下)

表3-1-1 大殿础石现状登记表

续表

续表

注:此表尺寸同课题组测绘数据有一定出入,为保持资料原貌未作调整。

在以上大殿前檐成对雕饰的六块柱础中,以两块莲瓣柱础间的形制差异最大,不但覆盆高度明显不同,且前檐东角柱柱础靠山墙一面作毛面不刻分瓣,而西梢间东柱的莲瓣柱础满刻莲瓣。参考重修前位于西角柱下的凤纹柱础,在靠山墙一面亦刻凤纹,由此推断,前檐东角柱柱础晚于前檐其他五块柱础,应是历史上某次修砌东山墙时更换的晚期构件。

西梢间东柱的莲瓣柱础比现存所有柱础都高出半寸,如果我们认同前檐明间的两块龙纹柱础和东梢间西柱的凤纹柱础为未改变位置的原构,则西梢间东柱下的莲瓣柱础最可能的初始位置应在前檐西角柱下,其础顶高于其他原构柱础础顶的现状,正符合檐柱至角生起的需要。据此推测,稷王庙大殿前檐柱础的原构布局应为:明间两柱用龙纹柱础,次梢间柱用凤纹柱础,角柱用莲瓣柱础,即与2010年修缮后的布局相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2010年修缮时对柱础位置所做的调整可能符合历史原状,但修缮前大殿前檐柱础布局不对称的现象,必然蕴含着有关建筑历史沿革的信息,对此类历史信息的改变,应保持慎重态度,并详加记录。

以柱础形制及其布局的变化为线索,参考前檐东、西转角铺作里转挑斡下形制相同的非原构靴楔栱可知,稷王庙大殿的前檐在历史上至少经历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在该次修缮中,修缮者将山墙延至前檐角柱,当时,前檐东角柱的柱础已不堪用,所以修缮者在东角柱下换上了新雕凿的莲瓣柱础,又对调了前檐西角柱和西梢间东柱下的柱础。由表3-1-1数据可知,被调换至西角柱的凤纹柱础覆盆高6.5厘米,新雕的东角柱莲瓣柱础覆盆高度亦为6.5厘米,而原西角柱下的莲瓣柱础覆盆高8厘米。更换柱础后,前檐东、西角柱的柱础高度降低,削弱了大殿的檐角生起,同时,也形成了不对称的柱础雕饰布局。此类不注重“生起”和形制对称性的修缮手法,有一定的随意性,显示出因陋就简的特点,与惯用“生起”和讲究工艺严谨的北宋中前期风格不符,但东角柱柱础的样式和雕工亦不常见于当地的明清建筑,同时,前檐东、西梢间补间铺作里转挑斡下的靴楔形制,显非原构,但又非此类构件最晚的替换形式。对照现存纪年史料,我们认为,与以上更换柱础、替补部分转角铺作里转构件等修缮活动最相吻合的纪年材料,应是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的大殿重修题记。

1-3.台明

稷王庙的院内地势起伏较大,自戏台向大殿显著升高,大殿台明前的地势亦不平整,露出地势的台明高度大体在30至40厘米左右。大殿台明为砖石包边的夯土台,前檐台明角石高16厘米,阶条石多残损,长短不等(图3-1-2)。

图3-1-2 大殿前檐台明角石(左为前檐西角石,右为前檐东角石)

台基边缘的土层中可见少量碎瓦,但台明西山南端的土层内可见大量碎瓦、砾石和白灰,其土色掺杂,包含物中的碎瓦有与大殿筒瓦勾头形制近似者,应系后期修补西山时扰动所致。大殿前檐台明仅于前檐设阶条石和东、西角石,但东、西角石与阶条石之间仍隔有一段立砌青砖,台明其余各边皆以青砖立砌收边。

台明表面以条砖墁地,阶条石下错缝卧砌数层条砖,露出地面可见者三至五层。为了探明台明砌筑方式,课题组在前檐台明的西端进行了小范围试掘,揭露出的台明砌筑形式为:阶条石或一道立砌砖体之下,卧砌十层青砖,之下再立砌一道青砖,总高约108厘米(图3-1-3)。(www.xing528.com)

图3-1-3 稷王庙大殿前檐西侧台明砌筑形制(上图右上层青砖之上还有三层卧砖至阶条石)

从前檐西侧台明正面和山面的砖砌体形制分析,图3-1-3中突出于山面台明边缘的青砖,可加强台明与地基之间的拉接,应埋于土内,不露出地表。所以,大殿台明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其上的5层卧砌青砖和阶条石,总高45厘米左右。即,稷王庙大殿前的院落原始地坪位于大殿台明阶条石顶面以下约45厘米处。

修缮大殿台明时,施工队清理出许多一面带掌印的青砖,此类掌印砖是宋金时期中原北方地区常见类型,为原构的可能性极大。这类砖长32.5厘米、宽16厘米、高5.5厘米。现场还发现了一块31厘米见方的带掌印方砖,可能是原台明或院落的墁地砖(图3-1-4)。

1-4.铺作

图3-1-4 掌纹条砖和方砖

稷王庙大殿斗栱用五等材,单材高约21厘米,四周布局对称,外檐柱头、补间、转角铺作均为五铺作双下昂[2],内外跳皆偷心,补间一朵。其中,各铺作的第一跳皆为华栱做假昂,柱头铺作第二跳亦为华棋做假昂,补间铺作第二跳为真昂,里转做挑斡承下平槫。扶壁棋为足材泥道单栱上施两层柱头枋,第一层柱头枋上隐刻慢棋,第二层柱头枋为素枋,素枋上承令棋,令栱之上施承椽枋承椽。前檐栱眼壁漏空,两山、后檐部分填泥。泥道栱截直材刻出栱身,各铺作的耍头皆作蚂蚱头形,令栱皆不抹斜,各斗斗显著,替木两端卷杀,真、假昂的昂头形制相同,皆琴面,顶面平直,无起棱,底面上卷(图3-1-5)。

柱头铺作外檐两跳均作足材假昂,隐刻插昂昂身、单瓣华头子,第二跳昂身上置交互斗,斗上施令栱支替木承撩檐槫,替木作卷杀。蚂蚱头形耍头,自交互斗内平出,无斜杀内凹作法,斜杀两颊于底部刻人字形凹槽。铺作里转作双杪偷心,上承乳栿。

补间铺作第一跳亦作假昂,隐刻插昂昂身、单瓣华头子,第二跳为真昂,昂下施足材单瓣华头子,昂尾作挑斡,挑斡后尾置单斗支替承下平槫。铺作里转作三跳承挑斡,皆偷心,第二跳华栱、第三跳耍头后尾的栱身皆作㭼头承散斗,上承形制独特的棋状靴楔,之上施三散斗承托挑斡。这种靴楔形制不见于《营造法式》及其他已知的建筑实例,为便于描述,本书称之为“靴楔栱”(图3-1-6)。

转角铺作外檐正身方向的作法与柱头铺作相同,令栱作鸳鸯交手,与瓜子栱出跳相列。45度方向第二跳昂头置平盘斗,上承由昂。里转四杪并偷心,第二跳以上华栱栱头皆作㭼头状,由昂后尾与前檐、山面次间补间铺作昂尾相交,上置斗支替共同挑于下平槫下,老角梁后尾斜置,与下平槫相交(图3-1-7)。

图3-1-5 大殿前檐西侧梢间铺作(2010年修缮前摄)

图3-1-6 大殿前檐西侧次间铺作里转(2010年修缮前摄)

稷王庙大殿斗栱的细部作法,颇多可观之处和早期特征。各铺作的栌斗及散斗斗欹曲线内较大,令棋明显短于泥道栱。泥道栱栱身两端呈直角,隐刻棋身分瓣,此种作法未见于宋《营造法式》中所载“造栱之制”,与之类似的泥道栱作法可见于辽应县木塔等早期木构实例。稷王庙大殿的昂头不同于常见的斜尖向下的下昂昂头,其昂身不起棱,昂底上卷,昂头上翘(课题组命名为“下卷昂”),昂下施足材单瓣华头子等作法,是该地区现存早期木构建筑中的孤例,从形制造型的演变趋势看,其近似于批竹昂的昂顶面、直线型昂嘴,以及不出槽的昂底面作法,均应早于本地区现存金元建筑上所普遍具有的带有琴面、起棱、昂底面出槽作法的昂头形制。另外,稷王庙大殿斗栱还存在一些特别的榫卯作法,如棋身与小斗之间有梭形的咬合榫口,使小斗可插于栱身之上,增强了斗棋各散件之间的连接力,这种作法亦鲜见于《营造法式》及同时代建筑,体现出稷王庙匠师在榫卯运用上的独特造诣和智慧。

1-5.梁架

稷王庙大殿为典型的厅堂造作法,六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内外柱不同高。檐柱间施阑额,上置普拍枋,“T”形断面,至角部普拍枋出头,阑额不出头。耍头内延做乳栿,乳栿上置高大的卷瓣驼峰承交互斗,交互斗承襻间枋、劄牵,其上置单斗支替承下平樽,驼峰间纵向施顺身串相连。乳栿与劄牵均插入金柱柱身,金柱间施阑额。金柱之上置大斗承平梁、襻间,平梁伸出金柱柱顶的栌斗斗口,作把头绞项造,襻间上施单斗支替木承上平槫。平梁之下再另施一道梁栿,其上皮与内柱柱顶齐平,两道梁栿之间施平棊枋,现部分平棊枋仍存。平梁之上承丁栿,蜀柱立于丁栿之上,上置斗,斗上施捧节令栱承托脊槫,不施丁华抹颏栱(图3-1-8)。蜀柱两侧现有双层叉手,两层叉手用材、用料和做工明显不同,其中,下层叉手用材规整、硕大,过蜀柱上栌斗口内与捧节令棋栱身相交:上层叉手用材细小弯曲,与脊槫相交。

大殿推山较小,山面两坡收进接近两开间。两山铺作里转结构与前檐铺作相同,柱头铺作耍头后尾为乳栿入金柱。两金柱间置散斗承柱头枋,正中置丁栿搭于平梁之上,丁栿出头形如耍头。丁栿偏明间一侧立卷瓣驼峰,驼峰上置斗施捧节令栱承脊槫,老角梁、续角梁渐次与下平槫以上各槫相交,最终汇于脊槫,形成庑殿屋顶结构。

图3-1-7 大殿前檐东侧转角铺作里转(2010年修缮前摄)

图3-1-8 大殿平梁与叉手作法及推山构造(2010年修缮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