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万荣稷王庙建筑研究:揭示原构形制年代

山西万荣稷王庙建筑研究:揭示原构形制年代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从稷王庙大殿斗棋尚存偷心造而临猗妙道寺西塔和八龙塔已为计心单棋造来看,稷王庙大殿斗栱的形制年代应早于北宋熙宁。表3-1-2宋代仿木构史料综上所述,通过对本地区建筑史料的考古形制类型学研究,稷王庙大殿的原构建筑形制年代应为第一期,即北宋崇宁以前,再以下卷昂、偷心造等形制成组出现的时间在仿木构史料中的定位考量,则万荣稷王庙大殿的形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

山西万荣稷王庙建筑研究:揭示原构形制年代

结合周边地区宋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及仿木构史料,稷王庙大殿铺作形制所具有的偷心造、靴楔栱、扶壁栱、蚂蚱头耍头底面刻槽、下卷昂、令栱短于泥道棋、斗欹曲线内较大、阑普组合等做法,均早于该地区已知的金元木构建筑1,如北宋后期至金代前期的陕西韩城庆善寺大佛殿2等。稷王庙大殿的部分形制或形制组合,可见于夏县上牛村北宋嘉祐元年(1056)的砖雕墓、临猗妙道寺双塔之西塔及地宫[北宋熙宁二年(1069)]、万荣八龙寺塔[不晚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等仿木构材料。在上述史料中,迟至宋神宗熙宁年间,昂头上卷的下卷昂已在该地区木构建筑中得到较为成熟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夏县嘉祐元年(1056)砖雕墓及临猗妙道寺双塔的耍头造型、熙宁年间万荣八龙塔的昂头造型,与稷王庙大殿的原构形制如出一辙,可证明这些形制的出现和流行均不晚于北宋中期,且在北宋之后,这些形制已不见于本地区的实例。再从稷王庙大殿斗棋尚存偷心造而临猗妙道寺西塔和八龙塔已为计心单棋造来看,稷王庙大殿斗栱的形制年代应早于北宋熙宁。

图3-[3]-10 大殿前后檐次间铺作里转对比

图3-1-11 大殿两山明间铺作外檐对比

图3-1-1[4] 大殿两山明间铺作里转对比

3-1.本地区宋金时期纪年仿木构形制总结1

另从民间的后稷信仰来看,山西自古就有稷王诞生于晋南稷山之说2,现稷山县之南山脉因之名稷神山,县也因此而得名3。后稷之信仰在稷山一带大为盛行,按照祀典,后稷之祭当在社稷坛上进行,不必立庙,但稷山一带不仅立庙,还有热闹的社火、演剧活动等4。稷神山麓跨万泉、安邑、闻喜、夏县界,诸县皆建有后稷庙,以稷神山之后稷庙为本庙,各县村中之后稷庙皆为其行宫5,如闻喜稷王庙(宋太平兴国三年)6、万荣西薛里稷王庙(宋崇宁以前)7、稷山稷王庙(宋代已有)8等。由此观之,以晋南后稷信仰之盛行,在北宋之时建造五开间、庑殿顶的稷王庙大殿是完全可能的。

表3-1-2 宋代仿木构史料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地区建筑史料的考古形制类型学研究,稷王庙大殿的原构建筑形制年代应为第一期,即北宋崇宁以前,再以下卷昂、偷心造等形制成组出现的时间在仿木构史料中的定位考量,则万荣稷王庙大殿的形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

图3-1-15 夏县嘉佑元年宋墓北壁斗栱正视图及西壁斗栱侧视图

1关天临汾、运城地区宋元建筑形制分期的具体研究和详细史料,详见徐新云《临汾、运城地区的宋金元寺庙建筑》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导师徐怡涛。

2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58-68页。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山西三,平阳府第1401页:稷神山,县南五十里,隋因以名县。水经注山下有稷亭,春秋宣十五年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者也。山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十三里,相传后稷始播谷于此……

4《山西通志》(光绪),卷七十二略七,秩祀略上第32页:谨案会典,社稷先农皆有坛祀,无庙祭,民非土谷不生,故其义通乎天下,直省府州县均得立坛并祀……后稷之祀盖统于先农也。稷山为诞降之地,有庙最古,乡俗赛享亦所不废者也。

5 《山西通志》(光绪),卷三十一考四,山川考一第29页:……旧通志稷神山东连闻喜,西连万泉,南连夏县。峰峦层出,下有漉漉泉,后稷陵庙稷山主之,姜嫄陵庙闻喜主之。

6(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十一,《大宋□□□解州闻喜县□□稷王□□碑铭并序》,现已不存。

7《万泉县志》(乾隆),卷二,祠庙,第7页:后稷庙二,一在稷王山巅,明正德六年□□□□祷雨有应记存祠下,一在西薛里宋崇宁间祷雨有应立碑,明正德五年知县张席珍祷雨有应,佥事王□。

8《稷山县志》(嘉庆),卷二,祀典,第19页:后稷庙二,一在汾南五十里稷神山顶,青峰耸峙,石城巍然,是谓王之寝宫。邑八景曰稷峰叠翠即此。东南有塔,刻后稷明堂四字,累朝遵奉。明初太常定甲以夏四月十七日遣官致祭,后邑令代今仍之,元至正间道士李志贞重建。现仅宋塔,故知后稷庙在宋代已有。

9该墓耍头底部有一小段内,暂归为㭼头式。

10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十一,《雁塔寺经幢》:……妙道寺庭侧魂指净域,而非遥面礼,弥陁而不远庻乎。天长地久冈离种福之方,暑往寒来永镇修行之地。大宋建隆三年四□□□日建。

11《山西通志》(成化),卷五寺观,第249页:妙道寺在猗氏县治东北兴教坊,元至元二十二年因旧建,有砖塔二,国朝洪武中置僧会司于内。

12 《平阳府志》(万历),卷十,寺观,第66页:今更名雁塔寺,在县治东北,元至元年建有双塔,斜影见八景。国朝洪武初置僧会司于内,大柏森列,老干苍虬。

13乔正安《山西临猗双塔寺北宋塔基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7年第3期,第35-53页。

14该塔为方形平面,共七层,其中一至五层仿木构斗栱形制、尺度以及塔砖的大小等较为统一,应属宋代原构;六层的斗栱较小,其形制与下层斗栱存在很大差异,且其塔砖明显小于下层塔砖,应非宋代原构,为后代修葺所加;七层未使用仿木构斗栱。表中仅对一至五层的仿木构斗栱进行讨论。

15《平阳府志》(万历),卷十,寺观,荣河县:八龙寺在城东门十五里李庄村,宋祥符五年因八龙垂像之瑞建寺于此,故名。中有浮图一座,元至元二年僧文瑞补葺。

16据当地群众介绍,现该碣已被盗,收录于《三晋石刻总目》(运城地区卷),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0页。

17可见于《山西通志》(四库本,雍正),《蒲州府志》(乾隆)等。《荣河县志》(光绪),卷二,坛庙:八龙寺在城东北十五里李庄,宋大中祥符五年真宗祀汾过此见八龙垂像之瑞,因建寺,内有浮图一座,元至正二年僧文圣修。其所载之“元至正二年僧文圣修”可能为更早版本中的“至元二年”之误。

18该墓现搬迁于稷山金墓博物馆内。

19《万泉县志》(乾隆),卷七,寺观:槛泉寺在孤山西巅,宋宣和二年建。

(www.xing528.com)

图3-1-16 临猗妙道寺西塔一层及二层平座斗栱及二至四层斗栱

图3-1-17 临猗妙道寺西塔地宫照片及壁面正视图

图3-1-18 万荣八龙寺塔三至五层仿木构斗拱

图3-1-19 稷山崇宁四年墓斗栱

图3-1-20 万荣槛泉寺檐下斗栱

表3-1-3 金代仿木构史料

1现为稷山金墓博物馆,M6、M7及M9未开放参观。由于已发掘各墓时代较为接近,均为金代前期,仿木构形制较为相似,因此本表中将综合各墓中的仿木构形制加以总结,不单独描述各墓。
2参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稷山金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期,第45-67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山西稷山马村4号金墓》,《文物季刊》1997年4期,第40-51页。
3参见田建文、李永敏《马村砖雕墓与段氏刻铭砖》,《文物世界》2005年1期,第12-19页。
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两座金代纪年墓发掘报告》,《文物季刊》1996年3期,第65-72页。
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101号金墓》,《文物季刊》1997年3期,第18-21页。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大李金代纪年墓》,《文物季刊》1999年3期,第3-7页。
7李慧《山西襄汾侯村金代纪年砖雕墓》,《文物》2008年2期,第36-40页。
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侯马102号金墓》,《文物季刊》1997年4期,第28-40页。
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乔村墓地》,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69-983页。
10山西省文管会侯马工作站。侯马金代董氏墓介绍,《文物》1959年6期:第50-55页。
1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1996年侯马两座金代纪年墓发掘报告,文物季刊(3期):第72-78页。

图3-1-21 马村砖雕墓M1

图3-1-22 马村砖雕墓M2

图3-1-23 马村砖雕墓M5

图3-1-24 侯马牛村M1西壁斗栱

图3-1-25 侯马101号金墓南壁斗栱

图3-1-26 侯马大李金代纪年墓北壁斗栱

图3-1-27 襄汾侯村金墓转角斗栱

图3-1-28 侯马102号金墓后室斗栱

图3-1-29 侯马乔村墓地 M4309

图3-1-30 侯马董明墓

图3-1-31 侯马晋光药厂金墓东壁斗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