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竹丝岗居住规划研究

广州竹丝岗居住规划研究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竹丝岗一带民国时期完整的居住单元已难以找寻, 以下将以1960 年广州竹丝岗建成区测量图为基础, 分析其居住单元的特征。图6 -25竹丝岗规划单元地块组合分析图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6.4.3.3建筑基底竹丝岗居住规划单元内的建筑类型多样, 布局较为凌乱, 花园式洋房和建筑质量较差的工人简易屋分布其间。

广州竹丝岗居住规划研究

1928 年, 广州市政府开始全面推进模范住宅区的建设, 最先选择建设的区域即为马棚岗、 竹丝岗一带, 但这一带模范住宅区建设并不顺利, 由于该地段土地多属私有, 地权关系错综复杂, 虽然政府极力筹划, 但进展缓慢。 直到1930 年底, 马棚、 竹丝两岗的道路建设才基本竣工, 在此购地建房者才陆续增加。 竹丝岗一带民国时期完整的居住单元已难以找寻, 以下将以1960 年广州竹丝岗建成区测量图为基础, 分析其居住单元的特征。

6.4.3.1 街道系统

竹丝岗一带的街道系统采用了“环形+放射” 的路网结构, 即由双环形路网和三条主要的放射性连接支路构成。 双环形路网为竹丝岗大马路、 执信南路—竹丝岗二马路; 三条放射性支路连接百子路(现中山二路) 和农林下路等城市主干道。 竹丝岗的环形路网是沿着岗地开辟的, 借鉴了西方田园城市的建设思想, 尊重自然地形, 减少施工建设的成本。 两条环形道路的宽度在10—15 米之间, 放射性支路宽度在8—10 米, 再次一级住宅道路, 如竹丝岗三、 四马路等, 其宽度在5—7 米之间(图6 -24)。

图6 -24 竹丝岗规划单元街道系统分析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6.4.3.2 地块组合

竹丝岗一带的住宅布局较为杂乱, 从1960 年的测量图可以分析出当时现存住宅地块组合的一些特点: 其一, 通常6—10 栋左右的住宅组合在一起,零星分布在道路沿线, 没有相对集中完整的布局区域; 其二, 地块划分没有明显的规律, 或大或小, 大多采用单排地块的形式, 布局单排住宅建筑, 例如, 竹丝岗四马路现存住宅地块的面宽为15—20 米, 进深为21—24 米左右,而执信南路以西现存住宅地块的面积较小, 其面宽为12—14 米, 进深为18米, 差异较大; 其三, 地块划分结合地形, 呈不规则梯形, 从而使得住宅形式较为多样(图6 -25)。

图6 -25 竹丝岗规划单元地块组合分析图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www.xing528.com)

6.4.3.3 建筑基底

竹丝岗居住规划单元内的建筑类型多样, 布局较为凌乱, 花园式洋房和建筑质量较差的工人简易屋分布其间。 花园式洋房的建筑覆盖率一般在50%—60%, 部分洋房由于没有围墙边界, 很难测算其覆盖率, 建筑正立面退缩围墙边界不等, 一般为3—6 米。 产生这一形态特征的原因有三: 其一, 由于民国时期竹丝岗一带的土地权属复杂, 公私土地犬牙交错, 政府统一规划模范住宅区的难度较大, 其新式住宅分布零落, 没有形成规模, 住宅式样也难以统一; 其二, 由于竹丝岗住宅区是在山岗上建设的, 道路开辟和住宅布局依山就势, 建筑布局很难做到整齐统一; 其三, 孙科1921 年主政广州时, 就提出将竹丝岗、马棚岗一带划为居住场所, 但由于建设起步较早, 期间断断续续, 并没有达到建设模范住宅区的标准(图6 -26)。

6.4.3.4 建筑类型

图6 -26 竹丝岗规划单元建筑基底分析图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竹丝岗保存至今的花园式住宅并不多, 很难得出一个整体的建筑特征,但从现存的住宅单体可以推断出, 当时的住宅建筑已具有十分明显的中西结合式风格。 竹丝岗四马路1 号住宅是竹丝岗四马路上留存的唯一一座花园洋房(图6 -27), 其立面采用严谨的中轴对称布局, 弧形凸出的外墙, 使得建筑庄重、 气派, 入口采用西式柱式托起二层阳台, 突出式门廊强化了入口空间, 二层阳台的栏杆采用中式的贴花, 一、 二层之间采用不同于红色砖墙的水刷石材料进行装饰, 屋顶装饰分三段, 中段为西式的弧形女儿墙, 典型的西式风格, 而左右两段屋顶覆盖中式绿色琉璃瓦, 则是中式的样式。

图6 -27 竹丝岗四马路1 号住宅及其建筑细部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