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家界市大庸所由来及历史概览

张家界市大庸所由来及历史概览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洪武三十一年,改大庸卫为大庸守御千户所。大庸所署向西迁移三十里,在武口寨遗址上另建大庸所城,因大庸溪而得名。清代雍正七年,废除大庸所,其地改属永定县。大庸所古城为宋代武口寨遗址,位于慈利县十三都,在今永定区后坪镇武溪村。城中青石板街道为明清时期大庸所军屯处,驻军千余人。

张家界市大庸所由来及历史概览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设置羊山卫。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载:“洪武二年,降慈利州为县,置羊山卫。”[20]后来,羊山卫更名为大庸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改大庸卫为大庸守御千户所。大庸所署向西迁移三十里,在武口寨遗址上另建大庸所城,因大庸溪而得名。明代《弘治岳州府志》卷之十记载:“大庸守御千户所城,(明)洪武初,名大庸卫,在今永定卫地。洪武三十一年,改(大庸卫)为所,始迁于此。正千户武才筑砌之。周围五百丈,计二里二百八十步,高一丈。”明代《嘉靖澧州志》亦载:“大庸守御千户所城,在慈利县西南一百一十五里、十三都、永定卫西。本大庸卫,洪武三十一年改为所,隶永定卫。周围二里二百八十步,有东、西、南、北四门,门上各有楼一。有故台二座,洪武戊寅(1398年),千户武才始筑之者,城外地皆属慈利县。”清代《道光永定志》卷之三又载:“大庸所,在(永定)县城西三十里,以(大庸)溪名。明洪武时,千户武才筑。周五百丈,广二里二百八十步,高一丈。门四,各以方名,遗址尚存。”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废除大庸所,其地改属永定县。大庸所古城为宋代武口寨遗址,位于慈利县十三都,在今永定区后坪镇武溪村。现存古城残墙500米,仍有东门、炮台、教场、会馆、关庙、大王庙及永宁寺等古代建筑。城中青石板街道为明清时期大庸所军屯处,驻军千余人。城中仍有几条老街,两旁木结构旧房屋未被拆废,城西武水溪边还有古代石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