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宣县发展产业:多措并举扶持贫困户,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武宣县发展产业:多措并举扶持贫困户,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奖代补扶持有劳力有产业的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2017年全县有7986户贫困户获产业扶持3431万元,2018年有9602户获产业扶持3977万元。针对特色水果产业,县政府投入1030万元的机耕费、种苗和肥料给农户,东乡镇风沿村农户砍掉尾叶桉调整自家林地改种柚果,种植5年后,每人收入在1万元以上。打造龙头企业带动有劳力少产业的贫困户入股发展产业。2018年产业开发项目安排3837万元。拉动贫困户加入旅游扶贫攻坚工程发展产业。

武宣县发展产业:多措并举扶持贫困户,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为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武宣县强化资金投入、政策机制、基础设施、组织领导“四保障”力度。先后出台了九大产业扶贫方案实施果蔬、甘蔗畜牧林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等九大产业扶贫工程,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集群。

在产业扶贫上,武宣县立足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鲜明的产业优势,坚持“稳粮、保蔗、优果、增菌、扩茶、提畜牧、抓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产业集成规模化、资金管理精细化、产品销售多元化、干群参与全员化”举措,构建优质粮食、规模甘蔗、特色果蔬、肉食产业等为主的优势农业产业带和以薯类、中草药茶叶产业带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建立畜牧养殖小区9个,建立扶贫龙头企业13家科技示范基地6个、产业扶贫示范区34个,带动1.16万贫困户参与种养产业,实现10个乡镇十大产业各具特色,特色产业覆盖率98.81%,促进了贫困户持续增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10多家主流媒体聚焦宣传武宣扶贫模式。

以奖代补扶持有劳力有产业的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采用产业奖补方式,对全县“5+2”主导产业和各村“3+1”主导产业,分类制定扶持补助标准实施方案,每户每年最高可获以奖代补产业扶持资金1万元。2017年全县有7986户贫困户获产业扶持3431万元,2018年有9602户获产业扶持3977万元。对有贷款意愿和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扶持,鼓励自主发展产业。通过“以奖代补”推进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全县共有1.07万户贫困户申报扶贫产业种植项目,8932户贫困户申报养殖项目,扶贫养殖小区补助389万元,合计扶贫产业补助资金3431万元。自治区扶贫简报刊登了武宣县的经验做法。

针对特色水果产业,县政府投入1030万元的机耕费、种苗和肥料给农户,东乡镇风沿村农户砍掉尾叶桉调整自家林地改种柚果,种植5年后,每人收入在1万元以上。东乡、三里、黄茆等镇贫困户在免费提供果苗、补助化肥、机耕、修基地路政策激励下,种下三红蜜柚1.65万亩,有16个村屯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带动建档立卡1059贫困户种植7943亩。(www.xing528.com)

打造龙头企业带动有劳力少产业的贫困户入股发展产业。着力打造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加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全县确定21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股份合作带一批、政策激励促一批、动员干部包一批的举措给果茶、桑菌、牛羊、蟹鳖等十大产业扶贫行动带来了累累硕果:全县6000户贫困户2.1万人从中受益,三年减少贫困人口4万多人。

扶持无劳力无产业的贫困户加入代种代养队伍发展产业。按照“政府扶持、贫困户参与、企业(合作社)代养代购、本金留存、滚动发展”的运营模式,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特色产业全覆盖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集中发展,引导企业(合作社)代无劳动能力或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贫困户饲养武宣土鸡,拓宽贫困户发展致富之路。通过支持致富带头人或企业(合作社)利用代种代养扶持资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让无劳力无产业的贫困户定期固定获得分红。全县有1419户贫困户委托企业(合作社)代种代养,覆盖率达8.09%。2018年产业开发项目安排3837万元。其中贫困户散种散养产业项目1318万元,代种代养产业项目252万元。

拉动贫困户加入旅游扶贫攻坚工程发展产业。投入1382万元,实施旅游扶贫项目5个,受益贫困户1524户。其中东乡镇百崖大峡谷创AAAA景区提升项目覆盖合群村、洛桥村两个贫困村,每年为合群村增加1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实施武宣镇八仙天池景区开发项目、二塘镇麻碑村旅游扶贫项目、桐岭镇和律村旅游扶贫基地项目,开展特色文化旅游节活动,成功举办武宣县首届“仙城手礼”十佳特色品牌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分别在合群村等5个贫困村成功举办“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暨产业促脱贫旅游节、蜜柚节、柿子王节、哈密瓜节等活动,增加了贫困群众和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历年葵花节期间累计吸引了广西内外游客总量达80万人次,每年为下莲塘村及周边群众人均创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东乡经济发展、提升知名度和贫困户增收的三丰收。“金葵花旅游节”已成为武宣县的特色旅游节庆,2014年武宣县葵花景观被农业部评为“10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美丽田园”。在209国道和省道公路沿线,形成了1万亩红心柚、8000亩金龙茶、1500亩油葵休闲观光示范基地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上规模的农业种植基地,同时通过完善农村水、路、绿化美化、村屯亮化等配套,推动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金葵花旅游节”获得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关注,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