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做好产业扶持,迈向长远发展?

如何做好产业扶持,迈向长远发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场镇为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问题,决定发展柑橘产业,但缺乏企业带动,群众积极性不高。2014—2018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8%,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4倍。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如何做好产业扶持,迈向长远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牢记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导,坚持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脱贫之路。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种植习惯,因地制宜发展调味品、中药材、果蔬等优势产业,带动1265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鼓励贫困群众依托扶贫政策,发展农村电商,兴办农家乐、民宿酒店等康养旅游项目,带动98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择优发展以绿特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带动9866名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创业。石柱集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零散,产业难成规模。王场镇为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问题,决定发展柑橘产业,但缺乏企业带动,群众积极性不高。对此,王场镇发动党员干部一家一户反复做思想工作、算增收账,聘请专家培训指导,召开20场院坝会统一认识、消除顾虑,多次组织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经过半年洽谈,终于引进一家企业,在石溪村发展柑橘产业3000余亩,采取“土地入股+项目经营+生产管理返包”模式,带动全村119户贫困户中的97户增收,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如今的石柱,经济社会发展正释放出巨大的潜能与活力。2014—2018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8%,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4倍。水泥路通到村村寨寨,人行道连接千家万户,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80%,家家户户喝上安全水,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一座座村居院落整洁靓丽,一所所乡村学校书声琅琅,一片片产业基地生机盎然,“家乡就是好地方,挣钱不用去远方”的观念深入人心。

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创造世界减贫史的奇迹,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亲自谋划部署、亲自领战督战、亲力亲为的结果。中益乡华溪村86岁的老党员马培清深情地说“翻身不忘共产党,脱贫不忘习主席!”她发自肺腑的言语,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www.xing528.com)

今天的土家山寨,《太阳出来喜洋洋》依然在传唱,但唱的不再是对“不愁吃、不愁穿”的渴望,而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我们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磅礴力量,感恩奋进,一鼓作气,越战越勇,坚决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贫困群众不脱贫,我们决不下火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