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包豪斯学院构成设计:科学分析,提升设计思维

包豪斯学院构成设计:科学分析,提升设计思维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色彩构成的起源对于色彩构成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当时的包豪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将构成内容融入基础训练中,强调形式和色彩的科学分析从而提升设计思维。既改变原有色彩取色的方式,又大大缩短取色时间,提高效率降低了成本。

包豪斯学院构成设计:科学分析,提升设计思维

(一)什么是色彩构成

所谓色彩构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根据给予的不同要求,按一定原则重新组合或者搭配起来,构成全新的美好的色彩关系,我们将其称为色彩构成。

通过前面内容中对色彩基本知识的讲解,不难发现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生理性正常反应,同时能够刺激并影响感官和心理。因此,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色彩的知觉及心理效果,是为了更好地将色彩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色彩构成的起源

对于色彩构成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当时的包豪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将构成内容融入基础训练中,强调形式和色彩的科学分析从而提升设计思维。在色彩研究中,康定斯基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主要有绘画分析和形体与色彩的理论分析。他的教学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形体理论开始,逐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于色彩的纯度、明度、色彩的调和关系、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等,均通过严格的教学方法进行逐步引导,最后使学生完全掌握色彩与形态的理论,并将其灵活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现在的色彩构成已经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色彩构成的学习,不但丰富学生的审美与判断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

(三)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及思维

本书中关于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根据大中专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能力出发,依据色彩体系开发一套较为实用的色彩学习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提炼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具体包括识色、取色、选色、用色的思维能力。

1.培养识色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色彩、分析色彩,遵循自然规律并按照心理规律认识常用色彩,了解色彩心理特征,分析色彩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带给人的心理反应,通过色彩游戏记忆法强化训练达到一种习惯培养。(www.xing528.com)

2.培养取色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学习色彩知识,并快速从图片信息中提取色彩。例如应用“色采”APP和“千图网”配色工具等智能技术进行取色及快速配色。既改变原有色彩取色的方式,又大大缩短取色时间,提高效率降低了成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技术,认识新设备新材料,才是现代构成设计发展的主要途径(如图2-1-2-1)。

图2-1-2-1

3.培养选色能力

培养学生敏锐的色彩判断能力,首先要学会依据优秀的色彩构成作品,分析提炼色彩主题的能力;其次是向大自然学习,在自然界中学习选取色彩的法则;最后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色彩的选择。

4.培养配色能力

学习色彩构成,主要是为设计者培养色彩构成的思维,色彩构成思维是在色彩自身规律和色彩构成表现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作品主题和理念而定的。通过色彩构成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色彩的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不论任何设计领域还是设计作品,都可以按照其规律合理安排配色,达到某种意愿的体现,形成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