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沙沟4号烽燧汪家湾长城起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沙沟4号烽燧汪家湾长城起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沙沟4号烽燧(局部)汪家湾长城起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将军山汉墓将军山墓群位于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西约800米将军山东麓,大沙沟南侧台地,永窑公路自墓群内南北穿过。将军山墓群对研究永登汉代历史文化和墓葬规格特点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青沙沟4号烽燧汪家湾长城起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汉长城

汉长城土门川壕堑(局部)

永登县境内汉长城,位于本县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整体呈东南-西北走向,起点位于树屏镇土门川王家沙沟南侧的山坡中部,经山城沟、青沙沟、龙泉寺、大同、跌马沟、柳树、城关、五里墩、汪家湾和武胜驿进入武威市天祝县。全长约67千米。汉长城主要以壕堑为主,共有壕堑15段,实存约20千米,仅残存1段墙体,全长695米,实存362米。汉代烽燧35座,沿汉长城分布。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沙沟4号烽燧(局部)

汪家湾长城起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将军山汉墓

将军山墓群位于永登县城关镇五渠村西约800米将军山东麓,大沙沟南侧台地,永窑公路自墓群内南北穿过。将军山墓群共有封土堆8座,封土堆呈圆球形,呈南北分布,大致可分为两个区,南北相距约500米。北部有封土堆5座(编号:M1、M2、M3、M4、M5),占地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60 000平方米,南部有封土堆3座(编号:M6、M7、M8),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约20 000平方米。封土堆底径在12-25米,高度2-5米,南北两区占地总面积约180 000平方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平田整地时,曾挖毁砖室墓一座,墓葬形制不详,曾出土镇墓兽、黄釉陶壶、驽机等,现藏永登县博物馆。将军汉墓群无详细史料记载,除现有封土堆可确认为墓葬外,周围地下是否还有墓葬待考证。将军山墓群对研究永登汉代历史文化和墓葬规格特点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将军山汉墓南区

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将军山汉墓北区

2、汪家湾汉墓

汪家湾墓群位于永登县中堡镇汪家湾村北约500米磨山岭西山腰,墓地所在地势坡度较缓,南低北高,封土堆呈圆丘形。M1底径19米,高约5米;M2底径21米,高约4米;M3底径15米,高约3米;M4底径16米,高约4米。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总面积约30 000平方米。汪家湾墓群曾在1975年前后的农田建设中曾挖毁砖室墓多座,汪家湾墓群对研究永登汉代历史文化及其墓葬特点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满城汉墓

满城墓群位于永登县城关镇满城村东约200米,教场沟口东南约500米处,当地俗称“四古堆坪”,满城墓群共有封土堆4座,呈南北一线排列,封土堆高6-9米,呈圆丘形。相邻的四封土堆底东西宽约48米,南北长约106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墓群西侧农田地埂上可见青砖黑陶片。曾出土文物有铜镜和汉代瓦当,现藏永登县博物馆,满城墓群对研究永登汉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981年永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龙家湾汉墓

龙家湾墓群位于永登县柳树乡山岑村西约300米庄浪河西岸台地上,南临上沙沟,西依胡麻山。墓地东西宽约270米,南北长约300米,总面积约81 000平方米。墓地所在台地地势平缓,东低西高。共有封土堆3座,呈南北向排列,封土堆底径在10-12米之间,高2.5-5米,封土堆呈圆丘形。另外西端有塌陷两处,地表有青砖,应为汉墓。墓地封土堆可以确定为汉墓,周围地下墓葬尚不明确。龙家湾墓群重叠于石碑湾遗址之上,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及墓葬特点具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1988年永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