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景园林管理目标的制定

风景园林管理目标的制定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风景园林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管理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但是,目的只是人们的一种意识。风景园林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无论是设计制定风景园林及其法律规范文件,还是对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管理,都必须依法执行。2)制定管理目标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设定我国的风景园林管理目标,要立足于现实国情,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区别制定。

风景园林管理目标的制定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创建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各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城市的绿化目标。

1)风景园林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管理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但是,目的只是人们的一种意识。在管理中把这种意识具体化,变为可掌握、可衡量、可操作的东西,这就是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运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表现为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当代行政管理的普遍特点是:管理范围不断扩展,管理内容日益复杂,管理方法更加多样,组织机构空前庞大,行政人员急剧增加,行政关系错综交织,这就需要制订科学的行政管理目标,使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循着既定的轨迹进行,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1)保障风景园林法律、法规的施行和政令的畅通

风景园林的法律、法规协调风景园林建设和管理中各种社会关系。政府为保证风景园林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还适时地颁布有关的方针、政策、命令,它们都体现了公众的根本利益,是建设和管理风景园林的根本依据。风景园林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无论是设计制定风景园林及其法律规范文件,还是对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管理,都必须依法执行。它既是管理的方法,又是管理的目的。

(2)保障风景园林综合功能的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风景园林管理的任务是要不断完善和拓展风景园林功能,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的需要。

(3)保障各项建设纳入风景园林的轨道,促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它包括编制、审批和实施3个环节。有了风景园林设计不等于风景园林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建设好,还必须通过风景园林实施管理,使各项建设遵循城市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

(4)保障公共利益,维护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

风景园林管理是城市政府的行政职能,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审批和实施管理必须保障城市发展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具有公正性、效益性、民主性。对侵犯公共利益和相关方面权益的行为必须予以制约、协调和监督,保障公共利益和相关方面的权益不受侵犯,正确行使政府管理职能。(www.xing528.com)

2)制定管理目标遵循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设定我国的风景园林管理目标,要立足于现实国情,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区别制定。首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需求的内容和程度,以便根据社会和人民最急切的需要来制定目标;其次要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情况要进行科学的预测,以保障确立的目标现在和将来对社会和人民都有利;最后要立足于自身,摸清本系统内外的现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量力而行,增强目标的效益价值。

(2)局部服从全局原则

一些管理目标在局部看来是好的、可行的,但在全局看来弊大于利,这样的目标就不能确立,必须重新修订;一些管理目标在局部看来是不好的、不可行的,但对全局十分有利,而且至此又没有更好的目标可代替,这样的目标就必须确立,这就是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3)先进性原则

确定的管理目标要成为提高每个人热情和能力的杠杆,要使目标的承担者振奋精神。要坚持管理目标先进性的原则,必须处理好比较的问题,要开阔眼界,找到先进的真正标准。我国的风景园林管理从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起步较晚,与许多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

(4)可行性原则

目标的可行性来源于它的科学性。要在充分尊重现实、精确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确定目标,还要制定完成目标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