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定会计目标的客观依据

制定会计目标的客观依据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制定会计目标,首先要研究制定目标的客观依据。FASB《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第9段明确指出:“本论论述的各种目标,受美国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统计、会计、审计,环境相同而目标不同,就是因为三者的职能和本质不同。会计基本目标是会计基本职能的具体化。制定会计目标根本性的依据应是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美国流行的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论。

制定会计目标的客观依据

会计工作多种多样,每种工作、每种活动都有自己的目标。就整个会计工作而言,也有多种目标。要制定会计目标,首先要研究制定目标的客观依据。

许多论著常说:会计目标由社会环境决定。FASB《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第9段明确指出:“本论论述的各种目标,受美国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众多,如何决定会计目标,未见论证。再说,会计、审计、统计,社会环境相同而目标不同,难以单纯用环境来说明。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会计假设起点论曾盛行于美计职能。它既反映需要,又体现可能。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葛家澍、余绪缨在论述目标与职能的关系时早就提出,最近又明确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按照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把会计职能具体化。会计的职能是相对稳定的,而目标则随着会计所赖以存在的外在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更。提出设定会计目标,既能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设定运行的导向和应达到的预期目的,同时也赋予会计职能以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的特征。统计、会计、审计,环境相同而目标不同,就是因为三者的职能和本质不同。会计基本目标是会计基本职能的具体化。直接制约会计目标的是会计职能,没有该项职能,就难以具有相应的目标。职能具有根本性,目标具有现实性,会计目标提供有用信息论乃是会计反映职能的具体化。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显然不能全面体现会计基本职能。鉴于基本职能体现会计本质及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基本职能的认识,笔者认为应当较赞同根据基本职能研究会计基本目标。

会计目标、职能、本质的对应性不仅为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所证明,系统科学更说明了它的一般性。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同时具有许多目标或特定功能。” 系统功能的对应性“是指功能和结构具有相互对应的性质。这一性质可表述为: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本质是结构的描述。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并且是检验系统结构的尺度。从而可见,本质描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表现结构和本质,目标体现功能。(www.xing528.com)

社会环境对会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社会环境的需要、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与会计本质、职能相结合,才能制定会计目标。制定会计目标根本性的依据应是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要。为什么要建立会计系统?根据节约劳动时间规律,社会要发展,必须努力节约劳动时间。既要计算劳动时间的节约量和劳动产品的增加量,又要强化经济管理,以促进劳动时间的节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前者形成会计的信息处理结构、信息系统本质、反映职能和提供有用信息的目标;后者形成会计的经济控制结构、控制系统本质、控制职能和加强经济管理的目标。前者具有基础性,后者具有主导性,两者互相渗透,相互为用,正如系统科学所强调的“信息和控制是不可分割的,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

正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作用,各国会计的具体目标,不同时代的会计目标,才会产生差异。

近年来,美国流行的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论。决策有用论和经管责任论都属于提供信息论。他们认为,会计本质是经济信息系统,会计职能是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量化信息。看来,会计目标、职能、本质,三者具有对应性。决策有用观或经管责任观之所以不能作为会计基本目标,就是因为它只表述了会计工作的部分职能,而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会计基本职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