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师教你如何设计汽车内饰-跟大师学汽车造型

大师教你如何设计汽车内饰-跟大师学汽车造型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硬而酷的表面表达不会引入内饰。阴影应该进一步加深,或者在1号、2号和3号明度基础上补充4号明度。我不得不在内饰的许多区域使用虚化,或者用窗口压条、座椅边缘、仪表板来界定它们。向客户传达你的想法时,没有必要向他展示内饰的每个角落。这增加了戏剧效果,此外黄色给内饰带来一种霓虹效果。确定设计方案后,他就用黑色墨水笔绘制内饰草图,然后扫描进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上色。

大师教你如何设计汽车内饰-跟大师学汽车造型

Interiors

画一幅内饰图有点像画剖视图,你将在限定的一个透视内画几个独立的物体,设备零件、部件、座椅和门的五金件都是其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内饰,没什么可以创新的,你创造的大多数物体都有着类似的表面装饰。这些表面几乎永远不会是闪亮的,所以要小心。由于我不经常画座椅和仪表板,我必须谨慎,不能给人一种亮闪闪材质构成的印象。硬而酷的表面表达不会引入内饰。

因为没有高光可以帮助你定义和区分曲面,你必须表达得比一、二、三面立方体光照更精确。确定每一个起伏和曲面变化能帮助你清晰地描述内饰,并且光源将决定阴影,它是帮助你确定曲面的另一个工具。阴影应该进一步加深,或者在1号、2号和3号明度基础上补充4号明度。

▶ 这是一幅一点透视的马克笔简单手绘图,画的是吉他手Eric Clapton的宝贝蓝色跑车。完成粗略布局后,我马上开始用马克笔,由浅到深进行着色。虚化有助于草图的过渡,用马克笔虚化时,尽量使用整洁的笔触,而不是你在一些粗犷草图上看到的潦草凌乱的笔触,那种类型的马克笔会降低画作的整体感觉

汽车的内部和外部完全不同。你要处理大量的几何形态曲面,并且没有光亮曲面能够反射或需要反射。注意座位底部如何消退——这被称为“虚化”,它用于代表草图里存在却没画出来的东西。我不得不在内饰的许多区域使用虚化,或者用窗口压条、座椅边缘、仪表板来界定它们。向客户传达你的想法时,没有必要向他展示内饰的每个角落。

内饰手绘中比较容易的部分,是你可以把大部分物体按照一点透视来画。使其倾斜可以产生更好的视角,也是手绘设置的首选。你决定省略的和你决定保留的一样有趣,由于座椅都是类似的,画一个就可以了,没必要把它们全部都展示出来,至少可以省略许多的细节。同样,使用加重的边界或其他隔断设备,可以避免你表达整个汽车的内饰,包括靠枕和车窗——可以把它处理成内饰里的一个图形元素或内饰的背景。

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增加内饰手绘的趣味性,即展示自然的织物图案纹理。它为你增加了一个层次,以进一步定义曲面。另外,它还可以帮助定义透视关系,在草图中,靠近透视空间里面的花纹或织物,你应该减弱对它的细节和纹理的表达。

◀ 这是一幅典型的内饰手绘,需要展示很多不同的创意——这是系列手绘稿中的一幅。一旦初始概念被确定,就是需要像上图一样渲染颜色的时候。我试图用腰线或车窗边缘来框定这幅图,以包含真实世界应该包含的内饰。这幅设计图展示如何在说唱歌手Ludacris的车里安置显示屏。(www.xing528.com)

▶ 有时,你要在同一幅图里显示车的内饰和外饰。由于我想让内饰从图中突显出来,我选择紫色的对比色——在本例中即绿色。尽管本章并不讨论反射,但请注意前轮是如何反射到前门上的。你总是不得不考虑类似的事情,以使汽车看起来更真实。

▼ Dan Ellis作为福特的内饰设计师已经很多年了,他的案例毫无疑问源于职业标准。这张手绘开始于线稿,然后再用红色马克笔上色。最后把它扫描进计算机,做渐变和高光。注意深蓝的外轮廓线有助于把内饰和外饰分开,不过它画得并不算浓。它也作为一个纽带,将转向盘和座椅联系成一个整体。

◀ Dan玩了个把戏,先在纸上绘制,然后扫描进计算机,再反相草图,使线稿看上去如同用白笔在黑纸上画的一样。这增加了戏剧效果,此外黄色给内饰带来一种霓虹效果。

▶ Steve Stanford完全用手绘进行艺术创作,不过他的渐变看上去像在计算机做的一样。那些棕色渐变是使用颜料通过喷枪喷涂的。初稿用铅笔完成,然后用黑色、灰色和棕色马克笔着色。可以看到,Steve在右边空白试验了不同的颜色组合。

▶ 这是一张比较老的图,是Charlie用铅笔、彩铅和马克笔在马克纸上画的。最近他扫描了这张渲染图和细节草图,重新排版展示,并增加了一些纹理背景。通常,Charlie的作品总是非常精确,不会给观察者留下可以想象的细节。

◀ 这里展示的是Charlie初稿草图和最终渲染图。确定设计方案后,他就用黑色墨水笔绘制内饰草图,然后扫描进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上色。在一些例子中,线表示了曲面的细微变化,在添加高光的同时,他会再擦掉那条线。在很多情况下,他画的线仅仅作为一种辅助线,在后续绘制过程中要被擦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