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设计:品牌核心价值的内饰体现

汽车设计:品牌核心价值的内饰体现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车身整体相比,狭小的空间里仪表盘的设计只能是直线、垂直、水平的直角形。这与采用多种材质的现代设计格格不入。有几款汽车弥补了这些缺点,开始对内饰进行了造型设计。这种变化是汽车功能的增加与从驾驶人员的操作考虑而得出的设计。这样的变化带来了内饰设计的多样化与高级材质的应用,将无形价值的质的变化、个性化倾向、以用户为中心等设定为设计目标,从而推动了内饰设计的发展。

汽车设计:品牌核心价值的内饰体现

仪表盘为中心的造型设计1950—1960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为止,汽车设计主要以外观设计与汽车底盘、驱动方式、车体大小等技术与结构设计为主而进行。1900年开始大量引进生产系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入冲床工艺对汽车进行了零部件的冲压及成形。但这种工艺主要用于汽车外观设计,对内饰造型的改变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20世纪50年代,内饰设计在造型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板形式阶段。1953年的雪佛兰克尔维特和1955年版别克量产汽车仍沿用了20世纪40年代的直角形仪表板形式。与20世纪40年代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圆形仪表盘变大,以仪表盘为中心有了立体感,而且仪表板的部分板面有了曲线美感。二战后,车身的镀铬装饰、原色系的内外装饰颜色完美融合,使汽车演绎出了豪华气质。20世纪50~60年代,汽车生产商对材质与色彩有了很深的认识,逐渐发展成现在内饰设计中的材质与色彩的融合。

▲1952年庞蒂亚克 ▲▲1955年别克

结束了一直沿用的直角形仪表盘板面形式1960—1970

随着经济的复兴与消费经济的活跃,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带来了白热化的汽车改版设计,从而大大推动了汽车产业发展。但是这种改良设计重点优化了汽车外观设计,而内饰造型设计只停留在原有的水准,没有实质性变化。

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了庞蒂亚克轿车与跑车等多种车型,但仍是以外形设计为主,与汽车整体车身比例相比较,其车内空间狭窄,使内饰设计受限。与车身整体相比,狭小的空间里仪表盘的设计只能是直线、垂直、水平的直角形。这与采用多种材质的现代设计格格不入。

有几款汽车弥补了这些缺点,开始对内饰进行了造型设计。从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雪佛兰克尔维特就能看出内饰的变化。1963年的雪佛兰克尔维特仪表盘与当今的组合仪表壳(Cluster Housing)的形状有些相似,以曲面处理结束了一直以来沿用已久的直线形设计。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仪表盘板面的下端设计为斜面,这是因为中控台(Center Consol)增加了多种功能,面积有所增加,为了与仪表板的连接更加自然协调,增强整体感而设计成斜面。

▲1953年版雪佛兰克尔维特

▲1963年版雪佛兰克尔维特

模块式与胶囊形仪表盘1970—1980

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危机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对汽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注重汽车车身的大气、外观的豪华,而是倾向于经济实用的小型汽车,汽车内饰也以简单、功能为主。斜背式构造增加了车内的活用空间,对人类工程学的深度理解增加了便于驾驶员操作的性能。以组合仪表壳(Cluster Housing)为中心,出现了模块式与胶囊形的设计造型变化。

20世纪70年代是仪表盘下端倾斜多样化发展的时期。意大利设计师乔治亚罗设计了大众Karmann,其仪表盘部分的倾斜面很强烈;1972年的莲花思哲(Esprit)中控台成为一体,以流线型设计演绎了跑车的动感。

1971年,像阿尔法·罗密欧一样,仪表盘在组合仪表壳上端的模块式与1972年莲花思哲式的组合仪表壳与仪表盘相分开的胶囊形相结合,便于驾驶者操作的多种性能并存。

▲1971年大众Karmann ▲1971年阿尔法·罗密欧 ▲1978年庞蒂亚克

调整集约型按钮1980—1990

20世纪80年代,多功能按钮以方向盘与组合仪表壳为中心,形成了调整集约型卫星操纵(Satellite Steering)的基础,也就是分布于内饰的各种按钮集中在组合仪表壳与方向盘、仪表盘为中心的位置,便于驾驶人员操作。这种变化是汽车功能的增加与从驾驶人员的操作考虑而得出的设计。四角形设计较简单划一,按钮的触摸感较差,整体上没有特别之处。

1983年的雷诺Gabbiano将驾驶中所需要的按钮集中设置在组合仪表壳内。组合仪表壳与仪表盘完全分离的胶囊形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过。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组合仪表壳与仪表盘没有分离,而在20世纪80年代完全分隔开,组合仪表壳逐渐变大。

20世纪80年代,内饰设计强调了可用空间的有效利用,所以很多消费者所希望的可用空间的扩大、批量生产成为主流。大部分是多用途的、经济实用型的设计。MPV、SUV等多用途汽车的出现,打开了“消费者需求与形象合一”的新的汽车市场。以多用途为目标而设计的空间的有效利用,内饰的布局科学、合理,根据行车情况而应对的驾驶人员的模式研究、仪表盘的安全保护装置、根据不同需求调整座椅,都可以有效地进行。

▲1980年菲亚特Panda ▲▲1983年雷诺Gabbiano ▲▲▲1983年克莱斯勒E级

内饰设计的成熟期1990—2000

20世纪90年代是内饰设计的成熟期,汽车公司开始认识到新颖的设计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车欲望。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比起价格、性能等物理因素,更注重自己的感性与个性。这样的变化带来了内饰设计的多样化与高级材质的应用,将无形价值的质的变化、个性化倾向、以用户为中心等设定为设计目标,从而推动了内饰设计的发展。在技术性方面,内饰单

▲1995年奥迪TT的外形设计(左)与内饰设计(右) ▲▲2004年奥迪TT的内饰设计 ▲▲▲2006年奥迪TT双座敞篷汽车的外形设计(左)与内饰设计(右)

品有均一化、平均化的特点,着重考虑以高新技术与新性能为主的设计。

调控系统的安装位置从调整集约型向内饰的各部分分散,转换为便于驾乘者操纵的方式,而且仪表盘的大小和形态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内饰设计最为关键的是操作的便捷与安全、多用途、小型化、单一化、调控系统等复杂结构的改款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条件,如何表达受限部分的造型设计等。20世纪90年代开始,材质的开发与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仪表盘呈现出较为时尚的曲面形态。

▲初期生产的迷你(MINI)的外形设计(左)与内饰设计(右) ▲2000年的新复古风的迷你(MINI)外形设计 ▲2000年的新复古风迷你(MINI)的内饰设计

199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亮相的奥迪TT让人耳目一新,其极富创意的设计赢得了世人的普遍关注。整车线条紧致,汽车前端与后悬是十分均衡的圆润曲线,使它看上去很是可爱、精巧。TT的内饰也与外形设计交相辉映,仪表板和其他按键均以圆形为基调,和圆滑的外形相呼应。不同于以往强调汽车性能的设计,这款跑车用光亮的新型材质增添了几分豪华感。圆润的排气阀、铝制的变速器、连接中控台的支柱均结实耐用。这一款跑车价格中等,但由于材质选用精巧,赋予了奥迪TT更多豪华尊贵的设计元素。

各种流行因素并存的时代2000—2010

复古风设计

在前面的外形设计中也谈及过复古风设计,复古风设计的代表汽车有迷你(MINI)。早先的迷你(MINI)是由罗孚Rover汽车公司的前身英国电动机(British Motors)公司从1959年开始制造,到2000年其销量达550万辆,深受世人瞩目。迷你(MINI)在2000年迎来41周年,经过全新改版,设计焕然一新,提出了改型设计(Full Model Change)的全新改良设计。迷你(MINI)是“无阶级汽车”的象征,它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从大老板到打工一族,从年长者到青年一代,都大有追随者。1994年宝马收购罗孚之后,2000年推出的迷你(MINI)在沿用原有经典元素的基础上,将设计重点放在车室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上,从而为迷你(MINI)换上了新潮格调的设计与包装。

2000年版的迷你(MINI)的仪表板设计与原有迷你(MINI)一样简单,仪表盘、速度表等为圆形设计,采用金属材质,设计极富动感。不同于原来的迷你(MINI),变速器、中控台、支柱及门把手都采用了金属材质,增加了汽车驾乘的安全感,在整体的设计上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用现代流行元素诠释了全新的复古风设计。但也有部分业界人士认为,2000年版的迷你(MINI)过多采用圆形设计,使迷你(MINI)的形象缺失了几分原有的可爱。

追求豪华版汽车

在新复古风的流行趋势下,美国各汽车制造商重建了轿车市场,并于20世纪50年代隆重推出了凯迪拉克。这种大胆的尝试迎合了当时消费者追求豪华型汽车的消费理念,也说明了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性能价值,更渴望个性和风格的张扬,因而将目光转向了豪华版汽车。(www.xing528.com)

2004年首发的概念车林肯Aviator是豪华版汽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初期

按时代发展的仪表板设计变化

生产的林肯仪表盘左右对称,整车线条紧致,车室采用奶油色皮质。由于光反射,明亮的颜色容易让驾驶员感到疲劳,但作为豪华版设计,仪表板仍以明亮色为主色。上端取暗色系,而下端取明度对比大的亮色系,采用这种双色(Two Tone)效果,旨在增添汽车的豪华高贵气质。这样的设计扩展到中等价格的汽车,可以演绎出比实际价格更为高档、豪华的高贵气质。

还有一款是雷诺Espace,作为1984年新一款豪华MPV隆重上市。当时量产时其功能不够完善,后来经过性能的逐一完善,这一非常超前的MPV设计最终赢得了市场的欢迎。曾采用与车身板同样材质的车顶板改用了高档玻璃,所以车内变得明亮,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设计独特新颖。这种设计元素,当前的MPV与SUV等多种车型中仍在沿用。仪表盘的主要功能与设计重心定位在车室中心,让所有驾乘者在所乘位置能够准确地获取信息,室内温度等调节装置的设计使驾乘者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进行操作。蓝色的照明和开关按钮的灵感来源于现代家具设计。这是雷诺汽车公司为设计上的独具创新而进行的新的尝试,汽车设计也正向其他产品等各个设计领域扩展,这是创造设计永恒主题的契机。

▲2004年林肯Aviator ▲▲2000年雷诺Espace IV外形设计 ▲▲▲2000年雷诺Espace IV内饰设计

多种创新设计的方向

为了汽车设计上的创新,开始尝试将汽车设计委托给其他设计领域的设计师来创作,或者与知名品牌合作,以求提升协同效应。雷诺汽车设计副总裁Patrick Le Quement对此表示,这种设计是进步超前的方法。它不受限于造型的要求条件,而是从视觉效果方面进行设计,虽同属于设计领域,但从产品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在情绪、心理上所受影响不同,其设计效果会截然不同。

2004年9月在巴黎车展首次推出的梅赛德斯-奔驰CLK敞篷跑车是梅赛德斯-奔驰与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共同合作的限量版时尚经典跑车,全球仅有100辆。豪华版汽车的代名词凯迪拉克,将内饰设计委托给有百年历史的奢侈珠宝品牌创始者宝格丽(Bulgari),由他设计XLR的仪表盘。奥林巴斯(OLYMPUS)数码相机的部分产品借用法拉利的品牌。

虽然知名品牌与高档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常将消费对象定位于富裕人士,而且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合作,但对汽车公司的企业综合形象有很重要的意义。消费者想拥有一款限量版汽车的心理需求和经济条件的相符,使得汽车品牌与其他产业知名品牌的合作偶有发生,但从2000年开始,这种品牌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2005年CLK乔治·阿玛尼的外形设计(左)与内饰设计(右)

新型汽车配置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若要迎合消费者的个别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要,就要实现汽车附加值,那就要采用环保的材质,有效利用色彩,根据用户的需求考虑选择汽车配置等以感性元素为中心的变化。

宝马与奥迪在“汽车是一种享受”的设计理念下,将“感性”定为企业口号进行研究开发。目前采用的内饰材质可以将气味进行中和,而未来会更加注

▲2003年劳斯莱斯幻影Phantom ▲方格状的铝制式样 ▲▲桃花心木木材纹理 ▲▲客室车门的门闩

重人车合一的复合型感性结构为主的技术性方面的改进。因此,环保材质的采用多适用于内饰设计中,而且对感性的理解越来越细腻。

特殊配置与独特的感性设计完美结合的2003年版劳斯莱斯幻影Phantom,是宝马汽车公司在收购后重新设计的个性十足的高级轿车,以简约、豪华的风格,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哲学。仪表板整体是复古风的简约风格,但它是由有着100年历史传承的手工制作,以超豪华内饰设计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仪表盘采用核桃木纹(Wood Grain)与方格形的铝制材质,经典设计元素中又不乏现代气息。车门把手安装在A柱与C柱之间,以B柱为中心,前后开启的车门设计,保证安全乘车,一按按钮就自动锁门。这是人性化的设计,是内饰设计与外形设计兼顾的典型例子。

此外,还有梅赛德斯-奔驰与斯沃琪合作的精灵(Smart),它根据消费者对内饰的结构要求而设计,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彰显个性的设计越来越多,配置的选择则按价格细分。

视觉传达的多样化表现形式

汽车设计中运用了EL(Electro Luminescence)发光系统与集束照明LED技术,强调立体感。这是利用光的柔和度与亮度带来绚丽的视觉效果,在目前汽车设计中比较常见,而且在仪表盘的设计中采用了半透明的丙烯酰胺树脂与高光泽塑料,各部分零件的材质也越来越多样化。

IT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在驾驶席与副驾驶席之间的中控台,仪表盘的设计在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中控台的设计有了新意,所用材质也趋于具有高科技形象的金属制品

▲2008年雷诺Ondelios概念车

▲2009年别克商用概念车 ▲▲2009年克莱斯勒200C

▲2009年林肯C系 ▲▲2009年路虎LRX内饰设计(左)与仪表盘(右)

智能交通系统(ITS)

在外观设计中所提及的内容,IT技术运用计算机与移动通信正在研发“行驶中的计算机”,从而打开电动汽车新的设计领域。IT技术的运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0年起发展迅速,这与前面所述的有关内饰设计的发展背景是不同的技术概念,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美国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负责市场与销售的副总裁Ken Enders曾经预言,未来的汽车增加“移动通信服务”平台,其发展前景较好;200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中利用IT技术的参展汽车居多,再一次证明了IT技术的重要性。电动汽车的出现,将使未来运用IT技术、便于消费者驾乘的汽车内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运用IT技术带来内饰设计最大变化的是驾驶员与副驾驶位置中间的中控台与便于驾驶员操作的以仪表盘为中心的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形式的变化。而且汽车导航仪、娱乐、商业交互等电子化综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机交互的仪表盘系统,轻轻一按键就可以操作,目前触屏型与高科技型的仪表盘系统已运用于概念车。未来IT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以核心技术投入量产。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已进入成熟期,由于汽车附加值的追求与IT技术的应用,汽车内饰设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韩国的汽车设计进入正规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成长期,它给电子式行驶系统、智能型技术等高端内饰零件带来质的变化。近几年,韩国IT产业兼备世界级技术与技术诀窍(Know-How),内饰设计方面可持续发展

2001年的丰田“Will VC”应用无线通信技术车载计算机系统,中央仪表盘设计成圆形,车内机能集中到“G-BOOK”。G-BOOK是娱乐与所有信息通过Ga Zoo接收的网络连接系统。2005年福特Synus概念车在后窗位置安装了液晶显示屏,在车内可以使用VOD,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或电视观看节目。通过各种网络的服务性平台将来会越来越多。

2008年9月在巴黎车展亮相的迷你交叉概念车中央显示与控制单元被设计成地球形,这种三维效果使娱乐、通信、导航仪、速度计等可以在各个角度和位置提供令人满意的显示效果。这辆迷你交叉概念车配备了超现代的激光投射技术,将分解为两个半球,通过移动半球就可以使得驾驶者与前排乘客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不同的图像与功能。左侧为非推拉式的开门方式,不对称四门车型,从而加大了车内使用空间。

▲2008年迷你交叉概念车车型

▲2001年丰田Will VC ▲▲2002年沃尔沃ACC2 ▲▲▲2005年福特SynU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