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们的观察过程: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的联系与补充

人们的观察过程: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的联系与补充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人们的一般认识过程来看,定性观察先于定量观察,使人们把被观察对象初步地与其他事物区分开;定量观察则是以定性观察为基础,使人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事物,检验并修正定性观察结论。

人们的观察过程: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的联系与补充

一、观察的概述

(一)观察与观察力的含义

1.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有意识的高级形式。

观察有一定的目的性,有选择地去知觉某种事物。观察总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联系。例如,对事物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本质。

观察是有计划的知觉。例如,一个人在校园里闲散溜达,虽然他也能感知到鸟语花香、人流车声,但这种知觉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而当教生物的教师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对植株进行学习时,这时才是带着预期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感知,这就是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是知识学习的条件,在系统知识的学习中,无论是语文课中对字形的辨认、对景色的描写,数学课中对物品的计数、对图形特征的认识,还是科学课中对自然现象的洞察、对生物习性的了解,都离不开观察。

2.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是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通常能从普通人认为是司空见惯、细枝末节的事情中发现奇迹。

(二)观察的分类

1.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

宏观观察从宏观入手,如俯视众山,掌握山峦大的形态,培养胸有雄兵百万的气势、一览众山小的视野,是从广阔的视域去观察,获得大的感受。微观观察从事物的细微处入手,深入到事物的微观形态中,观察事物细微变化,发现微观世界中的组合特征,掌握微观世界的变化规律。

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按照在观察过程中有无使用仪器,可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不借助仪器,单凭人的感官,直接对现象或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由于受到人的感官生理条件的限制,直接观察的作用范围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

间接观察即利用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对现象或事物进行观察。仪表和仪器是人的感官的延伸,工具是人体四肢的加强,计算机则是人脑功能的扩展,通过仪器、仪表和工具间接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观察视野,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在深度、广度上都有了进步。间接观察法的长处是精确、迅速,观察的范围也扩大了,不但能定性,而且可定量;但间接观测水平要取决于仪器精度的高低。

3.探索性观察和验证性观察

按照观察目的的不同,可将观察分为探索性观察和验证性观察。探索性观察指的是观察者在不知道观察结果的前提下,以某种科学认识为目的而进行的观察。例如,气象科学主要是一门观察科学,各气象台、气象站要对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温度、风、云、降水等各种天气现象)进行系统的观测,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预报天气情况,指导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验证性观察是指观察者为了验证已提出的某一假说或理论,为它们提供证明或反驳证据而进行的科学观察。

4.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按照观察结果对观察对象进行数量特征的描述,可将观察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定性观察亦称质的观察,它是为获得观察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其同其他事物的定性关系而采用的观察方法。这种方法在生物分类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学科中应用较多。

定量观察亦称量的观察,它是在了解观察对象基本特征、性质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知观察对象在数量上的精确性,确定被观察对象的各种数量关系而采用的观察方法。这种方法在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学以及农业科学中应用较多。

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人们的一般认识过程来看,定性观察先于定量观察,使人们把被观察对象初步地与其他事物区分开;定量观察则是以定性观察为基础,使人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事物,检验并修正定性观察结论。

(三)观察的特性

1.目的性

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个体在观察前能否清楚地意识到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在观察过程中能否排除干扰、有始有终地完成观察任务。观察目的强的人能主动、独立地提出观察任务,并能克服困难,持久专注地完成观察任务。反之,观察目的弱的人意识模糊,容易受到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游离于观察的过程。

2.精确性

观察精确性强的人能细致全面地观察客体,能发现事物间的细微差别。而观察精确性弱的人则观察粗疏、笼统,容易遗漏对象的特征,对有细微差别的事物常做泛化的反应。

3.全面性

观察是否全面取决于观察是否有序以及是否运用了多种感官。观察有序的人观察系统,能捕捉到事物的全部信息,表达也有条理。而观察无序的人观察零乱,容易遗漏事物的重要细节,表达也很混乱。只动用视觉器官进行观察的人,只能获得关于事物在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属性,而善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人,就能获得事物的各种属性,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4.深刻性

观察肤浅的人往往只注意到事物外在的联系和表面特征。观察深刻的人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四)观察的作用

人们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具体说来,观察主要有以下五点作用:

1.理解知识的第一阶段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人们通过观察以积累资料,从而增加感性认识”。

2.可以加深记忆

日本的南博教授在其所著的《记忆的秘诀》一书中认为,观察是一种方法,是把印象储存在脑子里,是记忆的重要方法。例如,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眼看可知它的颜色是黄绿色,通过鼻嗅可知气味有强烈的刺激性。

3.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事物

著名的小说家福楼拜在谈写作时说:“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为了要描写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株树木,我们要面对着这堆篝火和这株树,一直到我们发现了它们和其他的树,其他的火不相同的特点的时候。”为了有效地积累并发现知识,学会观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4.可以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我国南方出产一种水果香榧子,非常好吃,但是产量很低。怎么能提高产量呢?有两个种香榧子的农民通过观察发现,有蜜蜂授粉的花就结果,其余的花不结果,蜜蜂不太爱给香榧子授粉,它们就自己用棉花授粉,收获的时候香榧子产量大增,解决了香榧子的产量问题。所以,观察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可以解决问题。

5.观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一位著名的设计师这样写道:“电视、工程、涂鸦和街头斗殴——只要你用心观察,就能从有异于你原先的角度看待事物。”

观察的过程是艺术体验的过程,是一种丰富的、活跃的、深刻的内心活动过程。伴随着设计师的审美情感的切身体验,全身心地参与感受体验活动。

(五)观察的主要方法

1.静态观察法

静态观察是从静态中体会事物的变化,特别是事物的细部变化。例如观察山石,主要观察山石受不同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同变化,特别是不同时段带给岩石的不同变化,感受山石的永恒。

2.动态观察法

动态观察法是从动态观察中体会事物变化的规律,发现事物在运动中的细节变化形态的方法。例如对水的观察,水的形态是运动的,难以用多少种形态来概括水的变化,但认真观察水的不同时段的变化,可以发现不同形态的水纹,体会不同形态水纹的美感。

3.比较观察法

比较是我们认识事物最重要的方法,我们可以对事物的形态和色彩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事物的性质和表现进行比较。可以采用点对点的比较方法,也可以采用整体的比较方法。可以对事物内部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事物之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比较找出变化,通过变化找出原因。因此,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方法。

4.层次观察法

所谓层次观察法,就是利用事物呈现出来的不同层面,深度认识这些事物,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活动的方法。因为设计活动的开展往往也是处于从形象到主题创意转变,或者从形式到内容创意转变的过程之中。

5.立体观察法

所谓立体观察就是设计师从三维空间的多角度观察事物,其实质就是采用多角度的眼光来观察和看待事物,例如,书的装帧设计既要从不同类型的阅读者层面进行考量,也要从出版社编辑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总之,观察不仅仅是方法,更是审美的积极参与和视觉思维的积极思考,只有学会观察才能为人们的审视设计和谐的“预先匹配”形象。

(六)观察的开展

由于眼睛是人的心灵之窗,大脑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是从视觉得到的,占85%左右。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的信号是听觉的900倍,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比较习惯于只用眼睛去观察,而忽视了调动其他感官。为了丰富、完善我们的感知,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他感觉,如听觉、触觉、嗅觉、运动觉等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中国古代的哲人非常强调体悟的重要性。要想达到对事物的全面了解,仅仅用眼是不够的,需要全身心的体验,即“心”也加入。用现在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思维也应介入观察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般意义上的看和想象真正融合,获得心灵的感悟。

二、观察能力训练的内容

(一)细节观察

细节观察,要有发现细节美的眼睛,关键是培养发现美的头脑。有了发现问题的头脑,才能敏锐地感受到事物细节的美感。

细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细节是现实生活最好的注释。一件事物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细节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只有观察到丰富的细节,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具有判断能力的人,会从整体上形成对事物的判断,但要表达这种判断,就必须通过有意思、有形象的细节进行表达,这就是设计艺术的魅力所在。如何发现设计所需的有用细节,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进行细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捕捉会说话的形象。在观察中只看到有意思的细节还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还需具有捕捉会说话的形象的能力。会说话的形象是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是具有代表时代特征的细节形象,这些细节形象是典型环境中的代表性形象,具有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设计师就是通过会说话的形象表达设计想法。形象本来不具有说话的能力,但通过大家共识的形象语言可以传达意义,这种形象语言具有广大的社会认可度。常人观察事物往往浮光掠影,不易发现细节形象,缺乏观察训练的眼睛,对会说话的形象语言感受迟钝,难以完成设计意义的表达。

(二)多角度观察(www.xing528.com)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需要经常转换视角,调整观察事物的角度,从上下左右全方位去看,在头脑里树立全局观念。观察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突破常规观察的实质是思维转换,以灵活的思维方法看待事物,突破常态观察的习惯,换一个角度观察问题,转换思维方式进行多角度观察,就可以得到与众不同的结果。

习惯是发明的大忌,因为习惯养成惰性,对问题见怪不怪。应主动尝试各种破除习惯的做法,从中获得新鲜的感觉和对问题的敏感性。

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古时的人观察一个圆环,竖看是圆,横看是线,侧看是椭圆,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所以在他的画中也就表现为不同形状。现代派艺术家将人的正面和侧面结合成一个头像,把看到的形象的转折过程放到一起,这一点在民间艺术里也有充分的表现。毕加索是世界公认的创新型艺术家,他一生都在向传统观念、传统认识挑战,他创作的作品达两万件,却从不甘墨守成规。毕加索发展了立体派,他对于观察的观点值得我们学习:他认为,观察不一定非局限在一个取景框内,可以不断改变观察的视点,把不同角度见到的事物记录下来、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幅新的作品。人的一张脸可以一半是正面的,一半是侧面的,正面的是一个角度,侧面是从另一角度的观察所得。

(三)感知敏感性

1.发现问题的眼睛

发现问题的眼睛是与发现问题的头脑联系在一起的,与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判断事物能力的高低相关,所以提高判断能力是根本。初学观察,往往会面对看到的东西无所适从,眼睛发现不了问题,这是因为缺乏头脑的洞察能力、判断能力。能否从一般中发现不一般,从别人司空见惯中发现不平凡,能否从整体中发现体现时代意义的细节形象,这里有培养发现问题的眼睛的问题,实际是培养发现问题的头脑的问题。有了发现问题的头脑,才能提高眼睛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观察与判断本来是观察事物的两个方面,正确的观察和理性的判断可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中,观察与判断是同时进行的。每一次观看活动就是一次视觉判断。判断有时候被人们误认为是只有理智才有的活动,然而视觉判断完全不是如此。这种判断并不是在眼睛观看完毕之后由理智能力作出来的,它是与观看同时发生的,而且是观看活动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论述问题时可以分开论述,但在观察中不可能分开进行。观察和判断是大脑左右脑的不同功能,只有相互不断进行沟通互动,才能在观察的基础上促进判断,在判断的基础上促进观察。

2.童稚状态训练

人们第一次见到的事情都会感到特别新鲜。儿童之所以对事物敏感,就是因为儿童见到的很多事都是第一次。但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新鲜感开始逐渐丧失。凡成功的大画家都是既具有高超的技巧,又保持儿童般感受的人。所以画家常为自己缺少新鲜感受而请教儿童。想象自己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对第一次看见的事物是如何看待的。例如,在改进电话的发明中,先想象两三岁的孩子会如何想、如何提问题,就会得到许多疑问:“电话里有个小人吗?电话会饿吗?它怎么有个尾巴?它利用这个小孔呼吸吗?”等。由此想到假如电话里真的有个“小人”,他能帮你听电话、记电话会怎样呢?于是有人发明了录音电话,发明了具有语音记录功能的电话。

(四)全新观察

我们慢慢长大的过程就是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头脑会越来越多地储存经验、概念,并且运用这些经验、概念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世界,这就形成成见。成见是以固定的模式或眼光进行观察,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眼睛只集中在我们需要的东西上,如当我们想坐下时,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会很快地找到能坐的东西,至于坐的东西什么样可能根本就没有“看”到,或者只是大概地“看”到,这就好比我们在进行观察前就已经戴上了一副滤色镜,一方面它有利于我们尽快地达到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会使我们的视觉产生成见,不能以最原始不带先见的眼睛去进行观察,或者不能以多种不同的观点去观察,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眼光,对其他的会视而不见。

为了破除成见,使我们的视觉全新化,让它更具开放性,充满活力,获得创造性观察成果,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察,也就是变熟悉为陌生的过程,从而捕捉到创意设计的目标。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都会很熟练地运用变陌生为熟悉的方法,即遇到一个陌生的事物时,先去分析它,然后将过去掌握的问题类型的性质赋予它,使它从一个陌生的事物变成熟悉的事物,如过去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牧民以驴代步,自然而然地把后来的自行车叫作洋驴子。变熟悉为陌生与此正好相反。许多事物也许并不是新事物,是我们每天都司空见惯的东西,当以一种新的方式、新的角度去观察它时,往往会使我们欣喜地发现“新大陆”。以下是几种变熟悉为陌生的方法。

1.转变观察角度

人们在进行观察时,由于角色的不同而带来的需求差异,使观察到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转变观察者的角色也会增加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平时我们对盲道没有什么感觉,有一些同学在调查时听说盲道设施不完备,他们就像盲人那样体验了一下,发现了盲道设置确实有很多问题,如连不上,时有时无,有的前边是墙,有的是坑,盲道的突起太高,若鞋底太厚脚没感觉,鞋底薄了走一会儿就硌得脚疼。

2.把握观察重点

可看的事物非常多,如何抓住核心问题去观察是其关键点。

(1)注意观察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关注到人与自然协调的重要性,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中看待相互的发展。

(2)注意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群与社会协调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人的发展,这样可以找到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

(3)注意观察人与自身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注重观察人与自身精神状态的协调。

这三方面观察概括了所有的问题,科技、经济、政治、哲学、艺术等都在这几个范围之内,以此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平等地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增加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提高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

3.重新分类

科学家发现,让到自然博物馆参观动物标本的孩子们说出他们正在看的一只标本鸟有什么特征时,孩子们能很快地说出他们已经了解的特征,如头、羽毛、嘴、尾巴等,但即便让孩子们看上一天,他们也可能分辨不出脚爪、鳞羽、鼻孔等部位的特征。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早已把事物进行分类,并且把那些最好的事物都作为类别的标记储存在记忆中了,如果没有这些记忆类别,那么世界在人的脑海里将是混乱不堪、无法辨认的。同时这种分类标记会使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变得懒惰,有时会一眼望去一带而过,直接把一个事物放在某一类别里,不去探究它的不同,误以为是已经熟悉的东西。全新观察的另一个方法是放弃原有的分类,进行重新分类标记。

三、艺术设计中的重点观察要素

(一)色彩

色彩是伴随人一生的视觉符号,它会因人的文化提高、审美观念、色彩心理等的改变,而随之客观的色彩变换,甚至会影响和作用于人的审美意识中精神层面的追求。

1.自然色彩要素

自然色彩是物体本身的色彩存在属性,它陪伴着人们的一生,是随处可以获取,又即刻可以消失的视觉感受,人们想把那美妙的视觉感受留住,却又难以把握它的视觉瞬间魅力;因此,有必要学习和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光源色、物体色及固有色的构成原理和表达方法。就光源而言,早晨的光偏冷、偏淡淡的冷黄味或淡淡的紫味;而中午的光则是具有强烈的明朗感与物体色本身的固有色,偏白的、偏中性的色,极容易观察出物体本身的色彩;反之,太阳西下时的傍晚,晚霞的光又带有浓浓的橘红色或红色的倾向。这些色彩知识要靠随随便便观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学习色彩理论的同时,再去细致地观察自然和研究色彩的实践探索才能获得。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视野已扩展到包括整个宇宙在内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通常我们又把自然色彩归纳为动物色彩、植物色彩、风景色彩等。

(1)动物色彩。人们记住孔雀一定是因为它迷人的孔雀蓝,提起老虎肯定会想到色彩斑斓的虎纹,物种繁多的动物世界给了我们一个色彩万花筒。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告诉我们,动物的色彩与它们的生存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蝴蝶身上的色彩有些酷似枯叶,便于在树丛中生活,有保护自身的作用;有些蝴蝶色彩图案形似一对大眼睛,小鸟来啄食时乍一见,还以为是什么猛禽藏在这里,就在它迟疑的瞬间,蝴蝶已溜之大吉——这种色彩及图案为它赢得了逃跑的时间。为了和自己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动物们都穿上了伪装色彩。这些有着漂亮翅膀及花斑的昆虫,羽毛颜色丰富的鸟类,色泽多样的鱼类等,动物生动、奇妙的色彩及其组合,加上不同肌理的表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色彩的天然宝库(图6-1)。

图6-1 动物色彩

(2)植物色彩。人类与植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远古时代人们食野果裹腹、披树皮遮羞御寒,到用苎麻纺纱、用靛蓝草染布,植物用它的花、叶、果、茎丰富着人类的生活。当我们看到红色的木棉、梅花、美人蕉,紫色的丁香、牵牛花,粉红色的海棠、荷花,黄色的迎春花、菊花时,我们往往被它们缤纷的色彩所吸引。植物色彩,为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了最直观和便捷的资源(图6-2)。

图6-2 植物色彩

(3)风景色彩。四季交替、日月更迭,大自然赋予人们变幻莫测的时空,于是便有了各种应时的风景。人类享受着自然的恩惠,自然的风景也是最能给予人精神慰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能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情。

大自然的色彩缤纷而绚丽,赋予我们生活的热情,激发我们创作的灵感。湖水亦真亦幻的色彩随着微风吹拂,变幻莫测,大自然就是最高明的色彩大师。

2.人为色彩要素

人为色彩是人对自然观察后,再理性分析表达出的色彩。例如,服装的色彩、工业设计的色彩;又如,电视、手机、家用电器的色彩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标志、海报、包装、品牌形象设计、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通信等的色彩。它们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环境中,衣、食、住、行都和光与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光、色、物缺一不可,它们又是启发和激发学生和设计师色彩创意的灵感源泉。衣、食、住、行的物体色彩,无不渗透着设计师应用光与色原理的色彩审美理念,色彩审美的多样化表现,既美化了人们的视觉感受,又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色彩审美取向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引导着学生和设计师向着人为色彩的趋势转变。

色彩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信息;同时,也在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甚至,满足着人们对视觉审美的需求。色彩表现是设计的基础学科,但又是引导设计艺术学走向时尚前沿的具有活力的学科;因此,它引导着人们的视觉、震撼着人的心情、激荡着每位爱美者的心灵。

(二)形式

通常所指的“形”是原形,包括自然形、原始形,由形状、肌理、色彩、明暗等因素构成。通常所指的“式”,是法则、规矩、方法。形是自然所赋予的,式是人为的,两个以上的形体构成的即为形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认识总结出来的。所谓形式就是构成内容各要素的内部结构及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

1.自然形态的观察

丰富的自然形态创造了无数形态的变化,从路边的小草叶子的组合,到参天大树的组合形态,经过千百万年物种的进化过程,使物体存在的形式变得十分和谐、有趣。

贝壳呈现出的螺旋形的表面,不但展示自然色彩要素式美的一面,而且还能促使人们探索这种形式美的原因和结构(图6-3)。

图6-3 贝壳

贝壳的螺旋形结构唤醒了建筑师的灵感,从而设计出螺旋形楼梯和螺旋形建筑形态。贝壳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创造出多种形态。从简单的锥形体到扇面体,再到螺旋形,对称的、非对称的贝壳提供了多种形式变化的形态,成为形式研究的重要部分。

自然形态中蕴藏着丰富的形式美感因素,对称变化的形式、变化的肌理、鲜艳的色彩、千姿百态的形态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使我们从自然形态中学到丰富的形式美的规律。对自然形态观察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感悟自然形态中所蕴藏的形式美感,掌握自然形态的形式规律,激发创造的灵感。研究自然形态的形状、色彩、质感与内在结构的联系,探讨自然美形式与人的性格和品格的联系,创造出新的形式。

2.人造形态的观察

人造形态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由于加工技术的原因,人造形态多以抽象形态为主、以具象形态为辅的方式出现。各种建筑形式都以抽象的几何形态为主,这是由于设计的功能性和材料应用以及制作的方便、制作标准化的要求所决定的。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设计的藤廊如图6-4所示。这个藤廊位于布里斯班河的南岸,与布里斯班市隔河相望。该设计是以1000米的人造长廊将整个公园连接起来,一方面作为人行通道,另外一方面作为参观的视觉焦点,把整个场地统一成一个整体。弯曲的长廊蛇行在已有的餐馆、娱乐设施和公园之间,整个造型以独特的形式而别具一格。从平面图上看,设计师使用中国的龙形的布局方式,整个平面呈现出S形。该藤廊作为连接城市和公园的通道,所有的设施都和藤廊连接成一体。藤廊的总体设计方案像一组抽象的雕塑,通过具有动态变化的藤廊支柱,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动感。近观藤廊的异形柱,使用雕塑化的设计手段进行弯曲的形式和藤蔓似的形式设计,既像水中生物,又像对自然景观和河流的抽象概括,充满了生命的动感。人行走在藤廊中,既可以看到藤条的委婉变化,又可以看到支撑藤条的异型柱的变化,时而开敞时而闭合,使人能够感觉到生命的律动,犹如舞蹈中的生命体,有姿态、有表情、有力量。

图6-4 藤廊

人造形态所体现的是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创造。人造形态是满足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创造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对这两方面的需求反映出不同的要求。无论是建筑、园林、生产工具、交通用具,还是日常生活器皿,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居住、休闲的要求。在人类早期社会,使用要求是第一需要。然后这些人造形态顽强地反映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反映使用者的社会属性,包括审美要求。在主动反映中,设计者会将对事物的思维观念和社会伦理、激发的审美情感转移到所创造的人造形态之中,使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艺术形态的观察

艺术形态是一种形态的演化结果,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是被人们认可了的形式。如传统剪纸的团花、喜相逢的艺术形态、中国建筑的形态、室内陈设的方式、中国画的形式,油画的形式、版画的形式、雕塑的形式等,这些都是各民族共同的认识结果。要从前人创造的艺术品中吸收营养,从前人的成果中受到启示,激发自己创作新形式的灵感,关键在于自己不断地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积极的学习,从艺术形态中找到形式原理的变化。

(1)原始艺术形态的观察。原始艺术形态包括陶工艺、牙骨工艺、金属工艺等。它们具有的纯朴的艺术与审美观和希腊人发现美在形式上具有比例关系、黄金分割率具有同样的价值,都是先民对美的认识的结晶。

从青海大通县出土的陶盆上所绘舞蹈纹(图6-5),表现出五人为一组的妇女集体舞蹈,挽臂踏歌、顿足为节,有强烈的节奏感。

(2)现代艺术形态的观察。现代艺术形态以多角度观察、多元表现为特征,传达现代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几何体虽然简单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则能创造出形式感很强的艺术作品,像蒙德里安或康定斯基的绘画一样,用最简单的元素变幻出丰富的形态,具有简洁单纯的形式美。

图6-5 彩陶盆

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段,突破人的惯性思维的框架,将人们熟悉的用品放大到超大来表达。

(三)肌理

肌理是物体的表面特征,是指物体的质感。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肌理,是由一些均匀细小的组织形态组成的,是物体表面的肌肤纹理,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无时不处在物体肌理世界所围绕的氛围中,肌理是具有强烈表现力的造型要素,现代设计更加注重画面肌理组织的整体构成,并且尽可能地用各种表现方式营造不同的画面气氛,构成画面质地的表情特征,来引导、影响欣赏者们的情绪。肌理分两种,一种是平面化的视觉肌理,一种是有起伏变化的触觉肌理,用眼睛去感知视觉肌理,如印刷品中的图形,触觉肌理不但眼睛能够感觉到,而且用手触摸具有浅浮雕式的凹凸感,真实感。

(四)形式美感

在自然生活中和艺术中有形式美存在。形式美严格来说脱离不开一定的内容,但是形式美对于它赖以存在的实体来说有相对的独立性。一个人的美是外貌美和内在心灵美的统一,被看作为形式美的外貌美对于人的美来说是相对独立的。艺术作品的美也是形式美与思想内容的美的统一,被看作为形式美的造型、色彩、构图的美对于艺术的内容美来说也是相对独立的。人们可以对图案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中的一个方面做专门的研究和欣赏。

自然和艺术的形式美,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是数不尽的,但其中也有规律性的东西。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总规律,它是支配所有的形式美的规律的。整体、变化、对称、均齐、对比、调和、渐层、重复、比例、权衡、宾主、疏密、节奏、韵律,就是图案形式美的主要规律(法则)。美的东西都是完整的、有整体性的,但美的整体必然包含着对立的因素,就是说整体中必须包含着变化,因此,在形式上有变化的整体才是美的,有整体性的变化才是美的。对称的形式是美的,但对称的双方必定是有联系的,有统一性的,对称的美还逃不出多样统一的总规律。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双方的结合、统一,也是多样统一。对比是明显不同的双方的统一,调和则是近似双方的统一。渐层是形、色有秩序地、有节奏地加强或减弱,增大或缩小,变浓或变淡··秩序、节奏使形、色的变化联结为一个整体。宾主是形体以主一方为中心的结合,节奏在图案中是指形、色的有规律的变化,而韵律则是指形、色由于有规律的变化所产生的韵味情趣。不难看出,所有形式美的规律,都是宇宙的存在和发展的总规律一一对立面的统一与人相适应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