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域文化与科学艺术结合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地域文化与科学艺术结合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场地选址要根据现状选择在恰当的地理位置进行设计。我们可以利用地球卫星遥感图片,道路交通图、地形图等综合分析来选取最优的景观规划设计位置。(二)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场地体验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亲自去体验环境,深入所选场地及其周边,掌握该地区的自然属性和人文状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尽量扬长避短,使得设计成为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与环境真正融为一体。

地域文化与科学艺术结合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一)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场地选址

要根据现状选择在恰当的地理位置进行设计。我们可以利用地球卫星遥感图片,道路交通图、地形图等综合分析来选取最优的景观规划设计位置。

(二)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场地体验

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亲自去体验环境,深入所选场地及其周边,掌握该地区的自然属性和人文状况。我们需要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将选定区域及其周边环境的所见、所听、所感记录下来,并总结出选定区域的优点和缺点。

(三)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效果评价(www.xing528.com)

将新农村景观的“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alidity)”“承载力(Capacity)”,即新农村景观规划AVC理论作为评价标准。结合所选地区新农村景观的吸引力因素(自然田园环境、人类聚居、乡土文化)、生命力因素(经济活力、产业结构、经济收入)、承载力因素(环境容量、生态容量、文化与心理容量),综合考虑项目实施的优劣。

(四)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场地规划

在上述三个环节的基础上,从所记录的内容中提取需要保留和强化的元素,舍弃破坏整体的元素,这些元素既包括物质上的,如气候、地形、植被、建筑等,也包括精神上的,如文化、历史、村民融洽度等。同时还应考虑中国传统的环境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尽量扬长避短,使得设计成为科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与环境真正融为一体。进行新农村景观的总体规划设计,首先要根据选址、分析、体验和评价确定大致方向,可以是规划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景观新农村,可以是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历史文化景观新农村、可以是以科技为主的科技新农村、可以是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新农村。方向确立之后,再对空间格局进行调整。“园林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这种调整必须是轻微的,尽量不产生对环境的破坏,使得空间格局中的点(建筑、植物小品)、线(道路、河流、林带)、面(田野、林地、草原)有清晰的脉络,将点、线、面结合成更加紧密的统一整体。在整体的基础上,增加景观的种类和丰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