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神湾镇殡葬改革取得积极成果,解决贫困家庭殓葬问题

中山市神湾镇殡葬改革取得积极成果,解决贫困家庭殓葬问题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长期沿袭土葬习俗,贫困家庭常因殓葬债务缠身。1998年2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殡葬改革管理工作会议,神湾镇积极传达市会议精神并部署开展工作。同年10月上旬,神湾镇成立7人组成的殡葬改革执法队伍,殡葬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各村相应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该工作。当得知村里有人去世,即对其家属进行安慰,动员把遗体火化,主动协助其家属与市殡葬部门联系,帮助办理相关手续。

中山市神湾镇殡葬改革取得积极成果,解决贫困家庭殓葬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长期沿袭土葬习俗,贫困家庭常因殓葬债务缠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破除迷信,做到移风易俗,丧事俭办。1981年12月,全国殡葬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宣传火葬。但大多数群众受“入土为安”传统旧习观念影响,仍以土葬为主,个别带传染病患者去世后才执行火葬。

1998年2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召开殡葬改革管理工作会议,神湾镇积极传达市会议精神并部署开展工作。召开镇属各部门、村(居)委会领导干部工作会议,成立神湾镇殡葬改革领导组,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成员有农办、国土、宣传、司法和各村(居)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境内迅速掀起殡葬改革宣传高潮,利用广播电视、横额、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山市殡葬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全市遗体“一刀切”,禁止土葬、实行火化的政策。同年10月上旬,神湾镇成立7人组成的殡葬改革执法队伍,殡葬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同年12月底,境内火化遗体5具,完成任务94.5%。

1999年,神湾镇进一步明确领导组成员和执法队伍的职责,并把各村(居)的殡葬改革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各村相应成立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该工作。当得知村里有人去世,即对其家属进行安慰,动员把遗体火化,主动协助其家属与市殡葬部门联系,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当年,境内火化遗体8具,火葬率100%。

2000年,境内继续巩固殡葬改革工作成果,火葬率100%。(www.xing528.com)

2002年,镇政府为更好落实市殡葬改革政策,解决清坟后群众先人骨灰安放难的问题,在宥南村仙人骑鹤山上兴建“思亲楼”(即骨灰楼)。采取政府规划用地,私人集资建设和管理的方法,同年2月起筹划,8月正式动工。并在各村规划安葬先人骨灰安葬用地,进一步落实殡葬改革的推进工作。

2003年,神湾镇贯彻落实中山市殡葬管理“十五”计划的要求,加大殡改工作的力度。开展殡葬改革工作前,境内原有坟岗4940个,其中水泥坟648个,泥坟1204个,寄塔屋664间,露天塔2424个。同年4月,执行全市工作会议部署,制定《神湾镇清坟工作方案》,从5月起,历经宣传发动、引导群众自行清坟、全镇统一行动三个阶段,至7月31日止全部清理完毕境内山坟,实现了镇村无坟化。由于工作过细,宣传发动深入,补助合理,未发生任何群众闹事或故意为难清坟工作的事件。同年6月1日,“思亲楼”竣工,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楼高4层,设计骨灰格位4500个。2004年,镇社会事务办加强和完善“思亲楼”(骨灰楼)管理制度,严格按标准收费。“思亲楼”获得较高的租用率,群众也较满意。

至2005年,境内遗体火化率达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