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水市革命老区工业企业管理的历史发展

广水市革命老区工业企业管理的历史发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企业管理方面,县委于1972年7月召开了全县工交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革委会印发的《关于加强工矿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些意见》等文件。按文件精神,县委结合实际,研究和制定了整顿企业和加强经济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对于扭转当时工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收到了好的效果。1975年上半年,县委根据上级要求,对工矿企业进行了整顿。

广水市革命老区工业企业管理的历史发展

由于抵制极“左”路线,努力执行国家“三五”“四五”计划,全县工业总体水平仍有新提升。1969年有工业手工业企业110家,县属工业决产值1498万元,主要产品:土铁、碾米机、磨面机、砖瓦、雨伞、白酒和铁土农具等。70年代,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先后兴办县化肥厂、陶瓷厂、化工厂、风机厂、水电厂、卷烟厂、无线电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工业生产初具规模,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6.5%,这阶段,乡镇企业发展较快。这一时期就工业所有制结构而言,私营工业:1966—1976年公私合营工业体制消失,原有的公私合营工厂、店铺或停办或转为集体、国有企业。集体工业:1970年有手工业合作社70个,社办工厂3家,镇街办工厂18家,总产值706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5%。1971年后驻应部队、供销社、铁路等系统自办集体工业,既解决了家属就业问题,又增加本单位收入。1976年县、公社(镇)相继设立社队企业管理机构,管理和扶持公社(镇)办集体、个体、联合体企业。国有企业:1969年国有工厂剩19家7082人,年产值769万元。1970年县办国营工业发展较快,当年创办7家国有工厂,职工比上年增加708人,工业产值比上年增加222万元。还出现了县一中、四中兴办的变压器可控硅等校办工厂。

1970年经省主管部门批准利用恒大伞厂旧址组建广水卷烟厂,当年产值12万元。1974年5月,在广水镇南刘家畈征地3300平方米重新建厂。1975年后,该厂逐步用真空回潮机代替蒸口机,用打叶机代替抽梗机,用包烟机代替手工包烟,卷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县风机厂1968年试制化肥工业用3000吨氮氢气压缩机成功,年产12台。1971年试产C6137车床,引进武汉鼓风机厂8-18型6号离心风机技术,1972年正式投产。1974年经全国风机行业组织批准,正式加入由45个厂家组成的全国风机制造行业,开始定型批量生产风机,当年产量1138台。县喷焊设备厂1973年年初接受第一机械工业部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DP-300型等离子喷焊机试制任务,当年试制成功,经国家科委、经委联合鉴定合格。1975年年底停止生产195型柴油机,主要生产等离子喷焊机,成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喷焊设备的厂家。广水轻工机械厂1970年试制J23-16型冲床获得成功。197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995万元,比1965年增长35.2%。全县巩固老工业、发展新工业迈出新步伐,开办土铁、食品加工、建筑材料、铁土农具等一批企业。异军突起的社办企业成为应山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在企业管理方面,县委于1972年7月召开了全县工交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省革委会印发的《关于加强工矿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些意见》等文件。按文件精神,县委结合实际,研究和制定了整顿企业和加强经济管理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对于扭转当时工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收到了好的效果。1972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137万元,比1971年增加614万元,增长17.4%。1975年上半年,县委根据上级要求,对工矿企业进行了整顿。重点抓了烟厂、风机厂、柴油机厂、机械大修厂、化肥厂和化工厂等重点企业整顿,通过抓班子建设、抓扩建、抓设备改造,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效益。尤其为烟厂、风机厂的振兴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