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端溪书院: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

端溪书院: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要端溪书院, 始建于明万历初, 后为岭西道署, 又改为督标中军副将署。清康熙间改建天章书院, 乾隆初复名端溪。咸丰间遭劫, 典籍俱失, 斋舍仅存其半。[1]《中国历代书院志》 据嘉庆二十一年 《竹岗斋九种》 本影印。二十一年 至二十五年 掌教端溪书院。[2]四书文14 题14 篇。[5]《阐道堂遗稿》 卷六《端溪书院中偶成 》、 《端溪春日登掞天阁》 等诗皆与端溪书院相关。道光五年 府学岁贡。

端溪书院: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

【书院简介】

高要端溪书院, 始建于明万历初, 后为岭西道署, 又改为督标中军副将署。 清康熙间改建天章书院, 乾隆初复名端溪。 咸丰间遭劫, 典籍俱失, 斋舍仅存其半。 后经数次修复, 一如旧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改为肇庆府中学堂。[1]

【版本序跋】

《中国历代书院志》 据嘉庆二十一年(1816) 《竹岗斋九种》 本影印。 赵敬襄编选。

赵敬襄(1756—1829), 字司万、 瑞星, 号随轩、 竹岗, 江西奉新人。 乾隆三十五年(1770) 举人。 嘉庆四年(1799) 进士, 选庶吉士, 改吏部主事。 二十一年(1816) 至二十五年(1820) 掌教端溪书院。 著有《竹岗斋九种》。[2]

【课艺内容】

四书文14 题14 篇。 有评点。

【作者考略】(www.xing528.com)

作者14 人: 周永镐(高要, 鄠林)、 陆作宾(三水, 伯伦)、 张攀桂(高要, 小山)、周大经(高要, 叙堂)、 谢朱衣(高要, 瀛仙)、 云茂琦(文昌, 贝山)、 周伟(琼山,渭川)、 姚煌(高要, 华圃)、 何九图(高要, 羲瑞)、 符应垣(文昌, 星阶)、 宋照(鹤山, 藜阁)、 白凤山(高要, 丹圃)、 汤盘(高要, 铭之)、 慕廷椿(吴县, □□)。

周永镐, 字鄠林, 高要人, 原籍新会。 道光岁贡, 咸丰元年(1851) 举孝廉方正。授徒数十年, 贫者却其束修而留之读, 穷士赖以读书。 著有《龙顶山房吟草》 四卷。[3]

谢朱衣, 高要人。 道光十二年(1832) 举人。 官三水教谕。[4]

云茂琦(1791—1849), 字以卓, 号澹人、 贝山, 文昌人。 嘉庆二十一年(1816) 举人, 道光六年(1826) 进士。 历官江苏沛县、 六合知县, 江宁督粮同知、 江防同知, 兵部、 吏部郎中。 晚主琼台书院。 著有《探本录》 二十三卷、 《实学录》 四卷、 《阐道堂遗稿》 十二卷。[5]《阐道堂遗稿》 卷六《端溪书院中偶成(在肇庆府城) 》、 《端溪春日登掞天阁》 等诗皆与端溪书院相关。

周伟(1790—1820), 字渭川, 琼山人。 赵敬襄《哀周渭川》 诗: “寒氈四载镇相从,词藻翩翩笔札工。 优行已曾甄学使, 早年奚乃促天公。 青灯母老哀谁倚, 黄口儿佳怙竟空。 我愧成连刺船晚, 海波汩没思何穷。”[6]

汤盘, 高要人。 道光五年(1825) 府学岁贡。[7]

余皆待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