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建筑设计过程简介

当前建筑设计过程简介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 建筑设计的过程例如国内的建筑设计大部分还是按如下的框架进行:①接受项目、找出问题;②针对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资料、收集资料;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④从分析的材料中归纳出可转化为设计的要素;⑤将其转化为方案,并不断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予补充调整,在问题得到不断地解决后构成满意的答案。这样,建筑设计基本是协调矛盾、权衡利弊,需要一次一次下决定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前建筑设计过程简介

虽然前述设计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但对初学者来说,其设计流程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即不同阶段均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循环方法和从总体(环境)到单体(建筑)再到局部(细节)的设计步骤还是目前方案设计的基本做法。如图2-2。

978-7-111-60717-5-Chapter02-2.jpg

图2-2 建筑设计的过程

例如国内的建筑设计大部分还是按如下的框架进行:①接受项目、找出问题;②针对问题有目的地寻找资料、收集资料;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④从分析的材料中归纳出可转化为设计的要素;⑤将其转化为方案,并不断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予补充调整,在问题得到不断地解决后构成满意的答案。这样,建筑设计基本是协调矛盾、权衡利弊,需要一次一次下决定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具体操作上又有下面两种方式:

1.从布局到造型

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和易于控制进程,容易上手、操作,所以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低年级仍然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简单说就是指导学生学习从总平面—平面—立面—形式的设计过程。(www.xing528.com)

从平面布局到造型这种方法需要先确定基本设计构思,然后提出一种或几种初步平面布局,然后经过方案比较后确定一种发展方向,再经过深化完善,提出完整的从平面到造型,再到细节的方案过程。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出现下述问题:一是低年级的设计训练主要针对建筑本身,环境约束较少,学生对此方面的思考过少,这样从开始就缺少了整体把握的习惯,难以建立整体设计的概念;二是学生经常因为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就轻易推翻自己的方案,缺乏抓主要矛盾的能力;三是缺乏方案比较的习惯;四是严格按照单线流程进行,进行其中一步时几乎不考虑另外阶段内容,尤其是进行平面设计时,不是从总体角度出发,缺乏秩序和空间思考,另外几乎不考虑造型,这就给后续阶段带来很大约束和限制。

2.从造型到布局

除了从平面布局到造型这种方法外,从造型到平面布局是另外一种设计顺序。这种思路是建筑师根据对设计任务的理解首先确定大概的建筑形式,再根据形式填充、完善平面功能,然后反过来再调整形式,并经过多次反复调整得到成熟方案。这种做法的建筑一般位于重要或特殊的地段位置,对建筑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比较适合成熟有经验的设计师。因为形式的确定需要建立在对建筑环境、功能、形式、尺度等全方位判断、掌握的基础上。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产生比较有创意的方案,很多著名的建筑就属于此类,像悉尼歌剧院、广州歌剧院等。但其对本科教学来说还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因为学生阶段在整体的把握上还有明显的不足。

分析上述的设计流程和具体操作方式,表面看虽然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却存在关键的欠缺:就是对于具体如何操作和结果的评价没有说清,特别是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更是让人难以直接上手。像如何提出问题、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么评价设计方案的好坏?都没有后续方法、标准的支撑、指导,这就使设计流程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